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

ID:608638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_第1页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_第2页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_第3页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_第4页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  摘要:肖邦一生创作多首钢琴音乐作品,其中波兰舞曲是肖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肖邦创作的波兰舞曲在继承传统古波兰舞曲结构的同时又加上其独特的创新,使其作品不仅有美妙的曲风还有和声的创新,因此他的艺术成就远高于同时期的音乐家以及前辈。关键词: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征演奏技法“波兰舞曲”又称“波洛涅兹舞曲”,源自波兰的民间音乐歌舞形式,起源于公元一千年左右,到十六世纪中后期,波兰舞曲才被上流人士接受,逐渐变为贵族宴会的开场舞形式。随着波兰舞曲由民间进入贵族社会,歌词也逐渐消失,并由专业乐队演奏,更加流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十八世纪又传入欧洲西部,受到西

2、欧音乐人的喜爱。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波兰遭受异族侵略,波兰音乐家们又大量创造出新的波兰舞曲,这一时期的波兰舞曲,不但是舞曲,更是波兰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的号角。一、肖邦与波兰舞曲的概述1.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概述6波兰舞曲的创作可以说贯穿了整个肖邦创作生涯,一生创作了十七首。肖邦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构思,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使得波兰舞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使得波兰舞曲更具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2.肖邦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生和音乐创作历程肖邦生于十九世纪初的波兰,在波兰乃至世界音乐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母亲是波兰贵族,父亲是法国人,并且很受到当时法国的进步思想所影响。由于在父

3、母双方不同的艺术文化影响,使得肖邦自幼就对音乐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七岁作曲,八岁首演都成为音乐史上的佳话。波兰历史上曾经三次被异族瓜分,多灾多难的波兰人民并没有甘心做亡国奴,思想以及行动都在不断的反抗,这些可歌可泣的精神都深刻影响着肖邦的创作。波兰彻底沦陷,肖邦不得已背井离乡,来到法国求学,继续开展其音乐之路。虽然在法国期间,肖邦由于自身的知名度和音乐实力,受到了法国各界的赞赏,并很快使肖邦扬名于法国音乐界,但当时音乐只是作为上流人士炫耀品味、附庸风雅的形式,根本无人真心欣赏。因此肖邦在此期间由于这种原因,并没有很好的音乐作品。肖邦晚年境遇更是十分凄惨。1846年波兰民族起义惨败,亲

4、人朋友们相继离世,绝望的称自己是“波兰孤儿”;肺病缠身又与密友之间感情破裂,致使肖邦身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因此晚年创作力日渐衰竭。3.肖邦于波兰舞曲的创新概述6第一肖邦的波兰舞曲在节奏上遵循传统的三拍节奏,而又凸显首拍重音。还借用三连音和休止符以及附点等丰富了节奏,使其作品更具感染力。第二原本三段式的波兰舞曲结构虽然是肖邦的主要作品基调格式,但肖邦的作品比起前辈其同期音乐家,更显更充实饱满,组织的更显坚实立体,又富有层次。此外,肖邦在其后期创作中由于当时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创作出更加悲壮豪迈大气磅礴的混合式舞曲结构。第三肖邦的舞曲旋律具有连贯宽广,而且变化丰富,起伏有致等特点,强烈

5、的对比音符富于音乐中,进而展现其波澜壮阔的气势。第四肖邦的波兰舞曲因富含深刻真挚的爱国情愫,所以作品中展现更多的是激昂壮烈,渐渐远离了前辈的作品中的忧郁浪漫气息,也脱离了贵族的堆砌华丽的气质,让波兰舞曲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发展。二、肖邦的波兰舞曲特征1.肖邦对于波兰舞曲典型节奏的运用肖邦首先继承了传统波兰舞曲曲拍即3/4拍,节奏xxxxxxx也是传统的波兰舞曲节奏型。此外,还做了音值上的组合改变以及加入三连音音型等多种丰富的节奏变化,进而丰富了波兰舞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6肖邦在波兰舞曲上增加附点和三连音等多种非典型节奏的演变革新,时而单种节奏元素,时而采用多节奏的变换,且依然保持着波兰

6、舞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将音乐节奏变得更为律动化,使得音乐形象更显丰富,也更具立体性,而且还可以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推动力。2.速度上的运用肖邦的基本速度沿用传统波兰舞曲的风格,但同时也加入自身对于速度的理解,尤其是肖邦独特的rubato运用,这种虽然原本来自民间的音乐元素,在肖邦艺术化处理之后,反而增加了一层贵族气质。这种自由速度的节奏快慢不定,常见于肖邦的风格特征明显的舞曲之中,自由速度的运用使得肖邦的音乐作品更具收束性和立体丰富之感。3.力度的处理肖邦波兰舞曲中大量的力度递增或递减的变化,使其更能生动地表现出乐曲的力度渐变。同时又运用鲜明的力度对比,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突然运用各种不

7、同的力度变换,在音响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制造出一种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4.旋律的运用处理6在肖邦的波兰舞曲创作中,将声乐的曲调和器乐的曲调进行无规律的交融,时而声乐、时而器乐、又时而音乐器乐的曲调结合。在旋律变奏中,肖邦通常采用常见的倚音、波音、颤音等,它们非常富于变化性和即兴性,肖邦将原本器乐性的装饰音,变得具有声乐性,这些音符不只是用来装饰,更与旋律融为一体,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5.织体的运用肖邦同样在使用织体方面加入自身的独特创新,善于使用八度音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