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操作规范 .doc

拔罐操作规范 .doc

ID:60976780

大小:18.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16

拔罐操作规范     .doc_第1页
拔罐操作规范     .doc_第2页
拔罐操作规范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拔罐操作规范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拔罐操作规范一.定义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二.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拔罐前准备1、术前准备:根据病症、操作部位的不同科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根据病情选取适当的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2、消毒:罐具:对不同材质、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部位: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医者:医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二).施术方法1.吸拔方法

2、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摇晃数圈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2应用方法(1)闪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要迅速而准确。必要时也可在闪罐后留罐。(2)留罐将吸拔在皮肤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时间,使局部皮肤潮红,甚或皮下淤血呈紫黑色后再将罐具取下。(3)走罐先将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体石蜡或润肤霜等),也可用温水或药液,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应用力均

3、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4)留针拔罐在毫针针刺留针时,以针为中心拔罐,留置后起罐、起针。3.起罐方法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于皮肤之间产生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三)施术后处理1拔罐的正常反应在拔罐处若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或兼微热痛感,或局部发红,片刻后消失,恢复正常皮色,皆是拔罐的正常反应,一般不予处理。2拔罐的善后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三.注意事项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

4、紧张时。2.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严禁拔罐。3.妇女在怀孕期和月经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使用拔罐疗法。拔罐手法要熟练,动作要轻、快、稳、准。用于燃火的乙醇棉球,不可吸含乙醇过多,以免拔罐时滴落到患者皮肤上而造成烧烫伤。四.禁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