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

ID:61034853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0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贾贵浩: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和高效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按国家粮情合理安排粮食消费,多管齐下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较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在新时期既保证城镇化道路的稳步发展,又使粮食生

2、产顺利进行,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  (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亿公顷。其中,耕地1.35亿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亿公顷,牧草地2.20亿公顷。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仅1.52亩,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3.38亩,还有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耕地,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耕地,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为18亿亩多,13亿人的饭碗就出自这些耕地。随

3、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被占用,耕地迅速减少。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耕地相应减少650万亩左右。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直接影响耕地质量。我国近2001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和农药污染严重,这导致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一些地方政府在城镇扩大、新城建造中往往会占据大量优质土地以吸引投资者。虽然实施了“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占补平衡用地政策,通过垦荒、改造补充耕地,但大量优质耕地被地力

4、条件不佳、灌排设施不完善的土地置换,熟地变生地,这种“占优补劣”的结果导致高质量农地数量持续减少。与此同时,农村中还存在大量耕地浪费现象。  (二)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降低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非农产业及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素质下降,造成农业主体弱化及农村劳动力短缺,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方法的推广难度,阻碍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推进。中央农广校的抽样调查表明,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良种、化肥、农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仅有1/3左右的留

5、守农民能够“知道一些”。农业劳动力短缺致一些地方无人种粮,不会科学种粮,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  (三)工业用水急增,挤占农业用水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和耕地的时空分布错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却高达81%。水资源紧缺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陕速发展和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长,严重挤占农业用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配置水量的比例由现状的31:69调整到37

6、:63。大量水资源“农转非”,造成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城镇因追求局部利益,对环保法规视而不见,许多企业大量污水经简单处理就地排放,或未经处理偷排,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减少了可用水资源。  (四)人口与粮食消耗增加  到2020年,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0.5%的增速,总人口估计约为14亿人左右,城镇化率约为65%和城镇人口约9亿人计算,我国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和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可能超过6亿吨,再加上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不可避免的损耗,粮

7、食消费和消耗总量可能接近8亿吨。  从人均粮食消耗看,目前,我国人均消费粮食为395公斤,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10-41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50~5920亿公斤(包括直接食用、饲料、工业、种子用粮)。现在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达到5千万人,按每人每年需要300公斤粮食计算,一年则为150亿公斤,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使粮食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随着饮食结构的调整,每人每年还需要多消耗40公斤粮食用于转化成肉、蛋、奶等高级食材。粮食刚性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上总人口的自然增

8、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口粮消费总量在粮食总消费量中的比重仍会持续增加。  (五)粮食生产效益下降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该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调查,2013年,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80.5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物资费用为246.2元,比上年增9.0%:生产服务支出148.3元,比上年增10.9%:人工成本186.0元,比上年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