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

ID:6135642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4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_第1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_第2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_第3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_第4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跨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与设计对策摘要:通过分析已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出现病害的原因,就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为今后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连续刚构桥;箱粱;设计;挠度;裂缝文章编号:1009—6477(2005)增一0109—03中图分类号:U448.23文献标识码:B山区地形大多呈“V”字形,地形起伏较大,为了跨越山谷深沟,连续刚构桥作为较经济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形式,在山区的桥梁设计中常常被采用。虽然连续刚构桥不论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且在国内建成较多,但由于目前对连续刚构桥梁认识的局限性,很多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均出现不

2、同程度的病害。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克服和尽量减少病害的产生,是目前在设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常见病害通过调查,我国已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出现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跨中挠度过大;(2)箱梁腹板、底板产生裂缝;(3)墩顶0梁段开裂;(4)桥墩墩身裂缝。2设计对策由于现代桥梁在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大跨径桥梁方面给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对连续刚构桥出现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其实这些病害在早期并不影响结构的整体安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降低结构的耐久性。针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病害出现的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3、,认为在设计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克服和尽量减少病害的产生,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1跨中挠度通过调查,很多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虽然在主梁的设计中设有足够的预拱度,但在建成通车一段时间后,箱梁跨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挠,这不但给行车带来麻烦,而且会使结构开裂、破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经过分析,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的结果。虽然在设计中主梁的预拱度考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因素,但考虑到混凝土在三向受力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计算模型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增加梁高,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高、跨比是影响主梁受力的主要参数,适当增加梁高,

4、可增加主梁的刚度,改善主梁应力状况。根据设计经验,国内早期连续刚构箱梁根部梁高一般为中跨长度的1/16~1/18,近期设计的连续刚构桥,箱梁根部梁高一般为中跨长度的1/16~1/17。(2)设置足够的施工预拱度。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较大,而根据目前的理论,较难准确计算,因此适当加大跨中预拱度,以抵消箱梁的后期下挠。施工中箱梁的立模标高可按公式(1)计算:Hmi=Hli+H2i+H3i(1)式中Hmi——第i梁段的立模标高;Hli——第i梁段的设计标高(取换算至立模控制点的设计高程);H2i——第i梁段的设计预拱度值。由施工阶段恒载、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5、施工荷载产生的挠度以及二期恒载、运营阶段1/2最大活载挠度组成,并计人混凝土的长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抬高值。H2i从第i梁段的设计标高控制点起算;H3i——考虑施工中温度、挂篮的弹性变形及施工误差等因素影响的修正值,施工中通过实际观测确定。根据已有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对于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中跨跨中下挠值,偏安全地取为中跨跨径的1/1000。(3)增加底板预应力束,并采用分批张拉,部分底板预应力束可滞后1年左右的时间,待混凝土完成一定的收缩、徐变后再张拉。(4)在中跨底板适当设置体外备用钢束,待需要时进行张拉。(5)延长混凝土的加载龄期,减少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如

6、工期容许,要求纵向预应力的张拉龄期不少于7d。2.2箱梁裂缝根据现有桥梁病害的产生,箱梁的裂缝主要出现在腹板和底板,腹板裂缝多出现在L/4~L/8之间,底板裂缝多出现在跨中部位及边跨现浇段。分析原因,主要是腹板内的剪应力、主拉应力和局部拉应力场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些情况,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箱梁下缘曲线。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多采用变截面箱粱,底板下缘曲线常采用半立方抛物线和二次抛物线。采用二次抛物线可以使箱梁L/4~L/8段的梁高减小,减小了结构自重,但对克服该区段的主拉应力不利;采用半立方抛物线可以使箱梁L/4~L/8段的梁高增加,降低了该区段的主

7、拉应力,但结构自重增加。因此,跨径较小的桥梁常采用二次抛物线,跨径较大的桥架常采用半立方抛物线,同时底板下缘曲线可在二次抛线与半立方抛物之间变化。(2)设计合适可靠的竖向预应力。箱梁施加竖向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主拉应力,竖向预应力的有效性,对箱梁腹板的受力影响很大。竖向预应力常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或钢绞线。由于精轧螺纹粗钢筋常用的定尺长度为9m,因此设计中竖向预应力的长度超过9m宜采用钢绞线,小于9m的可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为了克服预应力的损失,竖向预应力可采用二次张拉,同时为了保证竖向预应力的有效性,二次复拉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0d。(3)增加纵向预应力下弯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