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

ID:61464051

大小:5.28 M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2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_第1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_第2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_第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_第4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南大科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技术学院实习报告实习内容:þ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毕业实习实习形式:þ集中□分散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习单位:九江市庐山地质博物馆实习时间:年月日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2.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3.掌握基本的地质学野外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培养动手能力,增强集体合作意识,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二、         实习内容[1]实习安排(1﹚5月14日上午:坐车由南昌到庐山下午:参观庐山地质博物馆和地质问题的回答(2

2、﹚5月15日上午:去含鄱口下午:参观锦绣谷和神仙洞(3﹚5月16日上午:自由活动下午:回学校[2]具体实习内容(一)庐山地质博物馆2014年5月14日上午,我们土木专业所有学生都在学校搭乘大巴出发去庐山。由于下雨并起雾,我们选择首先去了庐山地质博物馆,老师分批给我们讲解了庐山的地貌和庐山地质沙盘,庐山的地质历史,分析了庐山全貌的概况,并带我们参观了在庐山上不同时期所收集到的石头,还向我们介绍了庐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了解到庐山是由断层作用形成,本身隆起,四周均陷落伟丘陵、平原、湖泊,一高一低,悬崖峭壁大多伟断层线所经过。庐山具

3、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断层崖上的裂点、瀑布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但大多数未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庐山、长江、鄱阳湖三位一体的奇妙结合,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出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在

4、地貌学上,庐山称为"地垒式断块山"。它在10亿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史,它记录了地球的地壳演变史,它承载过地球曾发生的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巨变。海陆的轮番更替,地壳的缓慢沉积,气候的冷热交替,生物的生死嬗递,燕山运动的山体崛起,第四纪冰川的洗礼,所以第四纪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曾经有西方学者说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然而庐山确被发现存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在庐山一共发现一百多处重要的冰川遗迹,完整的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和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这具有世界性意义。1.岩石的鉴定斜长角闪片岩,为2500到1800百万年,大海中的基性火山熔

5、岩经深变质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而成。鄱阳-大姑间冰期残积红,形成于150到110万年(赛阳),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岩石中的二氧化硅、碱和碱土金属在成土过程中遭到淋滤,倍半铁、铝氧化物明显积聚,最终生成红色、红棕。2.回答问题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小组回答了一些关于地质方面的问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有一定

6、的趣味性。(二)含鄱口实习15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庐山含鄱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了岩石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在测量时我们用到了地质罗盘,它主要包括磁针、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由底盘、外壳和上盖组成,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合成整体。可以用来识别方向和确定位置等。1.岩层走向的测量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2.岩层倾向的测量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

7、(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3.岩层倾角的测量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

8、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4.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我们的方位角罗盘测量,测得含鄱口的平滑的石层走向是329°50、倾向60°50、倾角为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