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

ID:61466202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2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_第1页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_第2页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_第3页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_第4页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肝郁脾虚与脂肪肝研究论文【摘要】通过中医对肝、脾与脂肪肝的生理病理关系的论述,结合目前脂肪肝的辨证分型以及临床治疗,并综合现代实验研究中有关脂肪肝的证治观点,归纳总结出肝郁脾虚是脂肪肝的基本发病病机,贯穿本病病理变化的始末,强调辨证之要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淤,痰湿阻滞,并以次确立施治之法。【关键词】脂肪肝;肝郁脾虚;中医病机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的肝组织脂变时,即称为脂

2、肪肝。中医学中尚无脂肪肝之病名,然就临床表现和体征而言,应当属中医“肥胖、痰饮、积聚、胁痛”等病的范畴,起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嗜酒过度或感受湿热毒邪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对其发病机制,众多学者认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不足,湿热内结,痰浊郁结,淤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湿淤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笔者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贯穿脂肪肝病理变化的始末,为脂肪肝的基本发病机制。现论述如下。1中医论肝、脾与脂肪肝的生理病理关系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可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3、,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正常协调。若肝疏泄失常,就可能出现气机阻滞或气的升降出入异常的病理表现,并由此进一步影响血和津液的运行、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脾胃的升清以及情志活动等。5调畅气机是肝主疏泄的重要功能,也是肝主疏泄其他功能的基础。如果肝失疏泄,则气的升发不足,气机的疏通和发散不力,因而气行郁滞,气机不畅,出现胸胁、少腹等的胀痛不适,即谓“肝气郁结”。气可行水摄津,水液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随气机升降输布,凡水津所过,气无不止。肝主疏泄,能疏泄三焦水道,调节人体津液代谢。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三焦水道不利,则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

4、,或聚而为痰,或停蓄于局部等。《血证论》云:“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治水。”尤在泾说;“肝……主疏泄,水液随之上下”。因此,肝失疏泄,气行不畅则为气郁、气滞;气机不利,则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壅塞,水湿内停,聚而为痰;血由气行,气不行则血滞为淤,气血津液代谢障碍,痰、淤、滞由此而成。脾胃处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食物的受纳和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食物糟粕的下行和排除等,主要依赖于脾主升清和胃主降浊的协调作用。而肝主疏泄有助于脾升胃降的协调。肝气和顺,气枢常运,则脾升胃降调和,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血证论·脏腑病机论》

5、亦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失疏泄,木不疏土,升降乖戾,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脂浊痰湿内生形成脂肪肝。脾主健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可正常化生水谷精微,并经脾的转输,营运脉中,布散周身,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浮沉的变化体现了“天地阴阳生杀之理”,若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长期嗜酒无度或劳逸失常,均损伤脾胃,脾伤则无以化生水谷精微,痰浊内生,日久化淤,痹阻血络,浸淫肝脉;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又可致土壅木郁,反过

6、来引起肝气不疏,气血运行不畅,气郁血滞,淤血内生,终致气、血、湿、痰互结遂成(脂肪肝)。即“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说:“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总之,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生成、转输有赖于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或情志所伤,损伤肝脾,而致肝胆疏泄失职,脾胃运化失健,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而为水湿

7、,聚而生痰浊,痰浊阻络,血行不畅,留而为淤,痰淤互结于肝,阻滞肝脉而成脂肪肝。文献报道[1]脂肪肝临床常见证型中,以肝郁脾虚证多见,随之依次为痰淤互结证、痰湿内阻证、肝肾不足证、湿热内蕴证及其他证型。可见,肝郁脾虚为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病机。52肝郁脾虚是脂肪肝的主要辨证分型目前,脂肪肝虽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诊断标准,各医家多根据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及辨证施治经验加以分型论治,纵观各种分型,以肝郁脾虚为多见。沈国良等[2]将经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487例分型,结果肝郁气滞型73例,痰湿内阻型248例,痰淤互结型166例,且肝郁气滞型的B超诊断以轻度脂肪

8、肝为主;痰湿内阻型,B超诊断以中度脂肪肝为主;痰淤互结型的B超诊断以中度脂肪肝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