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

ID:61488436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5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_第1页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_第2页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_第3页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_第4页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三 AD转换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三A/D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A/D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TLV320AD50的技术指标和常用方法;3.熟悉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的应用方法;4.掌握并熟练使用DSP和AD50的接口及其操作。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音频线等。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语音处理单元”的拨码开关设置:S1:拨码开关码位备注1ON:帧同步脉冲接通2ON:串口时钟接通S2:拨码开关:码位备注1OFF:交流量输入2OFF:扬声器关闭2、用音频线连接“语音模块”的J14和语音输入信号3、运行CCS软件,加载可执

2、行程序。在“exp06.c”中“READAD50()”处,设置断点;单击“Run”运行程序,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用下拉菜单中的View/Graph的“Time/Frequency”打开一个图形观察窗口,设置该图形观察窗口的参数,观察起始地址为0x1000H,长度为256的存储器单元内的数据,该数据为输入信号经A/D转换之后的数据,数据类型为16位整型;单击“Animate”运行程序,在图形观察窗口观察并记录A/D转换后的数据波形;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用“View”的下拉菜单中“Memory”打开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

3、设置该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的参数,选择地址为0x1000H,数据格式C格式16进制数;单击“Animate”运行程序,调整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并在该窗口中观察数据变化,A/D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在地址为0x1000~0x10FFH单元内,观察数据变化的颜色。4、改变源程序中的数据抽样长度,重新运行程序并记录数据波形。四、实验原理1、McBSP原理框图RSRRBRDRRDXRXSR扩展压缩DRDXCLKXCLKRFSXFSRCLKS时钟与帧同步发生与控制多通道选择RINTXINT位片内外设总线16向CPU发出的中断请求SPCRRCRX

4、CRSRGRPCRMCRRCERXCERMcBSP结构图2、McBSP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过程A1A2B7B6B5B4B3B2B1B0C7C6C5RBRtoDRRCOPY(A)READfromDRR(A)RBRtoDRR(B)READfromDRR(B)McBSP数据接收过程CLKRFSRDRRRDY1、子地址寻址技术SPCR1xSPCR2xRCRx1PCRxSPSAxSPSDx复接器子地址映射图子地址0x00000x00010x00020x000E2、模拟接口芯片TLC320AD50C的工作原理音频接口芯片TLC320AD50C

5、集成了16位A/D和D/A转换器,使用过采样技术提供16位A/D和D/A低速信号转换,该器件包括两个串行的同步转换通道(用于各自的数据方向),工作方式和采样速率均可由DSP编程设置。AD50C由7个控制寄存器控制,对控制寄存器的编程是在次通信期间DIN引脚完成的。其中寄存器0是空操作寄存器,允许在不改变其他寄存器的条件下进行次通信;寄存器5和寄存器6是保留寄存器,用于工厂测试,用户不可对其编程;寄存器1、2、3和4的位功能表可参考附录。1、TLC320AD50C与McBSP的接口FSXFSRCLKRCLKXDXDRFSSCLK

6、DINDOUTMcBSP(从设备)TLC320AD50C(主设备)五、实验思考题1、通过哪些寄存器设置McBSP?2、TLC320AD50C和DSP之间为何进行次通信?具体如何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