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

ID:61508187

大小:13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2-08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_第1页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_第2页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_第3页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_第4页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副井井筒注浆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工程编号:致:西安煤炭建设监理中心(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资质证号:日期2010年6月24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岗位证号: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证号:日期: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项目经理:王士利编制人

2、:王兆海编制日期:2010年6月24日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会审记录人员部门签名日期项目经理安全经理生产经理技术经理机电经理技术安检机电通风参加人员编制会审日期会审会审纪要崔木煤矿副井井筒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副立井井筒净直径为¢8.4m,净断面为55.4m2,井口标高+1326m,井深609m。井筒采用普通法施工,表土及风化基岩段126m,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壁厚600mm,,基岩段483m,单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壁厚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200

3、9年9月2日,副井井筒深447.7m,井筒涌水量约为86m3/h,其中井壁淋水及接茬缝涌水超过50m3/h。穿过井筒主要含水层后,对井筒240~440m段进行了注浆施工,封堵井壁淋水,注浆后为32.4m3/h,保证了下部井筒施工。2010年1月中旬井筒施工全部结束后,由于施工井下巷道与主风井贯通及时形成回风系统,未进行井筒注浆。目前井筒实测涌水量为48.2m3/h。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研究决定在井筒临时凿井设施拆除之前,对井筒进行壁后注浆。特编制壁后注浆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地质及水文概况1、井筒地质概况根据副井井筒揭露的地质

4、资料,井筒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黄土厚51.8m,有少量淋水;上第三系厚度35.2m,主要为红土,有少量淋水;白垩系厚度为319m,为洛河组和宜君组,主要为砾岩、泥岩、中粒砂岩,为井筒的主要含水层;侏罗系厚度为290m,为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煤层。2、水文地质情况井筒所揭露的中粒砂岩、砾岩为主要含水层。井筒揭露时实测井筒涌水量见附图。目前井筒涌水量主要为截水槽涌水和井壁接茬淋水,涌水量为48.2m3/h。第三章、注浆方案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以及改性脲醛树脂等材料对井深190~470m段进

5、行壁后注浆。注浆顺序:先在马头门上口一模打排眼封堵壁后淋水,然后根据井壁淋水情况上行注浆,再下行注浆控制水量。压风:上行注浆时采用原有井筒压风,6寸压风管随着吊盘上移逐步拆除,下行注浆时在井壁上接续2寸胶管作为压风管,供打眼压风。供水:上行注浆时采用截水槽水,若注浆段高于最高截水槽即从地面下一路2寸供水胶管,胶管固定于原6寸压风管处。供电:采用原有副井供电线路,上行注浆时将线路盘放在吊盘上,下行注浆时将线路固定于吊盘绳上。注浆过程中使用已形成的排水系统进行排水。采用电动注浆泵对井壁出水点进行注浆,封堵井壁渗漏水,充填壁后围岩裂

6、隙,形成封水帷幕,切断水源达到堵水目的。在注浆施工前,将吊盘清理干净,加固牢固,经安监部门检查后方可实施注浆。第四章、注浆设备、材料及注浆参数的选择1、注浆机具采用YT29型风钻配¢25×2200mm六角中空合金钢钎,Φ42mm十字型合金钻头。打注浆孔,孔深已进入壁后岩石500mm。选用2TGZ-60/210型高压注浆泵2台(其中一台备用)。注浆泵、浆液桶设在井下吊盘上,浆液桶6个,尺寸为¢800mm×800mm,其中水泥浆桶1个,水玻璃桶1个,化学浆桶2个,另备清水桶2个。2、浆液材料浆液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及改性脲醛

7、树脂。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选用浓度42波美度,模数为2.8~3.2。双液浆配比: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与水泥浆体积比为0.3~0.5。化学浆液为改性脲醛树脂,配比如下:体系原料浓度/%用量(重量比)粘度/mPa.s密度/g.cm-3凝胶时间抗压强度/MPa渗透系数/cm·s-1甲液脲醛树脂4025~61.19几十秒至几十分钟8.0~10.010-6丙烯酰胺固体0.1~0.15N,N’--亚甲双基丙烯酰胺固体0.1~0.15乙液草酸8~121过硫酸铵固体0.01~0.0123、注浆压力设计注浆终压≤5

8、MPa。具体根据注浆前压水压力确定注浆压力,正常注浆压力大于压水压力0.3-0.5MPa,注浆终压大于压水压力0.5-1.0MPa。4、浆液扩散半径预计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为3~5m。由于岩层的裂隙程度不同,浆液的有效扩散范围也不同。因此在注浆时,根据注浆的情况在确定合理的注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