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

ID:61536100

大小:30.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25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_第1页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_第2页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_第3页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_第4页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修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陆的变迁》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面貌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海陆是不断变迁的“科学观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探讨海陆是如何变迁的。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例证探究活动出发,让学生在分析实例中切切实实感受海陆的变迁,从而感觉到现在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2、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确立: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依据: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有限,知识面窄,

2、但要培养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和技能: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能举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且树立海陆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分别围绕“海陆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设置了探究性活动和自主学习过程。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小组讨论和模拟演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和了解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

3、精神,从而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赏识学生的每一个举例,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激励学生大胆探究,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教法指导1、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性探究讨论。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和交流中,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运用,从而培养能力,比如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某些国家或地区多地震的原因。在整个

4、教学中,我将做到三个“精心”:一是精心酝酿教学激情。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心、信心,教学时就会有激情;二是精心营造精神氛围。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我想以爱为出发点,必然会得到爱的回应;三是精心运用积极评价。教师凭着宽广的胸怀、民主的心态、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表示赞许,如一个赞赏的点头、一句肯定的话语、一缕赞许的目光都可能让一个敢干发表见解的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我想,通过以上三个“精心”,学生会热爱课堂,主动学习,且爱学、乐学的。2、教学手段:利用课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四、学法指导

5、俗语说:“学而有法”,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利于终身学习。1、学生特点分析从年龄特点看,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上来,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1)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对根据地球仪自剪的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模型和一张废报纸,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依据课程标准,精读课文,把握重点。(3)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讨论,即课堂上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动思维,发表自己的

6、见解,并且学会交流和分享成果,同时培养乐于探究的团队精神。五、教学程序与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流程导师问:谁知道成语“沧海桑田”的含义和来历入吗?新课“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的实例有很多。导展示海陆变迁实例的图文资料,小组讨论“你学能解释这些现象吗?”探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究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海洋变陆地)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陆地变海洋)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陆地变海洋)拓除了以上实例,同学们还能举出吗?展1、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海洋推进2.5千米.延2、地

7、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伸归地表形态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沧海变桑田,桑纳田变沧海.地表形态的变化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总有的需要很短时间,如火山、地震结电电脑演示火山、地震。脑演示承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也是不断变转化的,那么海陆之间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引用成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图文资料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于教材、地理册或其他资料展开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也参与其中。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