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登革热.doc

登革热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登革热.doc

ID:61557717

大小:13.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1-02-28

登革热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登革热.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登革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有什么特点,怎样预防登革热 我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前者分布于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后者则在南北地区广泛存在,以长江以南为普遍。伊蚊体中小型、黑色,有银白色斑纹,幼虫孳生于小容器积水中,白天吸血。当伊蚊叮吸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在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8~12天后当再叮吸正常人血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本病的流行与蚊密度有关,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一般经过5~8天潜伏期后,突发高热,24小时体温达40℃,发

2、热后即出现明显头痛、腰痛、骨关节及肌肉疼痛、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有自限性,预后好,病死率在0.1%以下。  若在病程中出血现象明显,如瘀点逐渐发展为瘀斑及紫癜,或鼻衄、牙龈出血、呕血或黑便,血小板减少,甚至休克、嗜睡或惊厥,则表明病情严重,视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其病死率为1%~5%,伴有休克表现者预后不良。这两种严重病症通常发生于过去已有登革病毒感染,现再次感染的儿童或成人。  如何诊断及防治登革热?  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然起病、发热、剧烈肌肉痛、骨关节

3、痛、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2天出现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本病。若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并迅速休克,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分离病毒和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杀灭蚊虫,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刺:1、消灭蚊幼虫:发动学生、家庭妇女,家家户户齐动手,倾倒盛养富贵竹、万年青……的花瓶、花盆中积水,清洗根部,3-5天换水一次。在花盆假山中放养鱼吞食蚊幼虫。大面积积水可加入汽油,使幼虫窒息死亡。2、消灭成蚊:1)

4、室内交替使用“泰康”、“奋斗呐”喷杀。喷杀的地方是房屋阴暗处,窗帘布、墙裙等。室外可用“菊素灵”喷杀。这些药物也可杀灭苍蝇、蟑螂、蚊子等昆虫。2)做好个人防护:睡觉时要挂蚊帐或点燃蚊香,涂驱蚊油防蚊。蚊帐可用“泰康”、“奋斗呐”浸泡,凉干再挂,杀灭成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