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

ID:61568375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8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再通过解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例如,在教学《6加几》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口算6+5这道题吗?谁想

2、的方法多?同学们经过一小段时间的思考,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其中6+5的算法有如下几种:(1)因为5+6=11,所以6+5=11;(2)因为11-5=6,所以6+5=11;(3)因为11-6=5,所以6+5=11;(4)因为6+6=12,所以6+5=11;(5)因为6+4+l=ll,所以6+5=11;(6)因为5+5=10,2个6比2个5多2,所以6+6=l2,6+5=11……教师及时小结、指导:“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做减想加,有的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有的通过比较找规律,还有的用凑十法,比如把5分成4和1,4和6凑成10,或者把6分成1和5,

3、2个5凑成10。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合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创造力不断得到开发。二、以激励评价为动因,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鼓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特别是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征,也就是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激励评价的手段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如在教比较分数大小的教学中,出示这样三组题: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并说出根据。三、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基础,积极训练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思维往往是从动作

4、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往往就不能得到较好发展,即动手操作是最易于激发儿童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火花闪现。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诱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为重点发展创新能力,训练思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散思维训练。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之目的。二是创造性想象训练

5、。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由此,教师应提供材料,使学生把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加以揉合和变幻,创造出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巧妙解法。总之,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