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

ID:61579419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1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_第1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_第2页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乐园董红艳   “用数学”一堂课的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探究式学习,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究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探究──体验──再探究的过程。听后有三点体会。  一、运用媒体手段,激发探究灵感  本节课教师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资源。例如,教学中首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电脑软件,一幅美丽的动物园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微机显示:先出示4只可爱的大熊猫,接着又从树后走

2、过来3只;就在这时,3只顽皮的小猴子跳到树上,紧跟其后的两只猴子在地上玩耍;远处又跑来6只漂亮的小白兔,一会儿又跑走2只;学生们正看得入神,只见2只机灵的小松鼠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最后,迎面跑来一只大黄狗。精彩的动画片演示过后,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动物园逛完了,你想给大家编个什么故事?先分组交流一下。老师的话音刚落,各小组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相互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编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即加减法应用题)。如:“动物园里有4只熊猫,又从树后来了3只,一共有几只?”“猴山上跑下来5只猴子,有3只跳到树上,树下有几只?”“草地上有

3、6只小白兔,跑走2只,还剩几只?”……学生们不仅编题思路正确,而且,能准确计算,更令人惊叹的是,刚刚入学两个月的小学生竟然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述解题思路。  课堂上把例题设计成需要探究的问题,使我们看到了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事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

4、别强烈。”杨老师顺应了学生希望探究这种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灵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利用课堂活动,体验探究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知识的形成作了最新的精辟的阐述。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式的数学问题,杨杰老师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拍皮球”活动,可谓一举多得。第一,课中活动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身体各部得到放松;第二,学生边活动边观察

5、,这样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吸引其注意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三,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个问题,“谁知道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拍皮球?”听到教师的提问,全体学生跃跃欲试,很快说出10种答案。有的根据男女生的人数计算,有的根据拍球的方法计算,有的根据学生手中皮球的大小计算,有的则根据皮球的颜色,还有的根据拍球同学佩戴的胸卡计算等等。教师把课堂活动生活化,很自然地创设了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探索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在具有适应不同的学生的差异性,它适

6、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全方位参与探究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发展。  三、运用动手操作,开发探究潜能  儿童探究的天性是一种宝贵资源,只有通过恰当的引导才能转化为对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这节课的第四个环节,教师运用动手操作开发了学生的探究潜能,教师给全班学生分别提供了自制的各种不同的精美的实物图片,其图片内容涉及生活的多方面,这样,使学生很容易与身边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主动合作,很快摆出一幅幅设有问题的图画,并编出如下题目。1.“同学们用省下的零花钱买了8个书包,送给山区小朋友6个,还有几个?”2.“果盘里有7个橘

7、子,我拿2个大橘子给奶奶吃,还剩几个?”3.“停车场上有5辆小轿车,又开来4辆,一共有几辆?”4.“大猫咪吃了3条鱼,小猫咪吃了2条鱼,一共吃了几条?”……此项练习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懂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是“要我学”,而是表现出“我要学”的强烈欲望。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探究构建起来的,学生的认知过程不是模仿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是

8、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再创造”,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探究学习”的乐园。  建立一个鼓励探究的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