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

ID:61621578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4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_第1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_第2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学能与电能》说课材料大连市第23中学吴慧冬一、课题: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二、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是电化学的重要知识“学前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的原因……“学中知识”原电池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构成条件……“学后知识”化学反应原理……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原电池学习,体会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探究的认知过程,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②学生通过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

2、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不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②通过小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的协作精神。为落实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重点和难点及确立依据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条件。难点: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三、教学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充分体现“实验—启思—引探”的教学模式,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结合问题探究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设计实

3、验,提出层层问题,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相互讨论,提高质疑、释疑能力。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这样安排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新思维,提出新的研究任务(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多媒体呈现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指出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而火力发电又在电能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电能最主要的来源。(3)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实现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模式向"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新思维模式的转换,指出高效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这种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方法

4、,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这部分的教学分为原电池概念、工作原理和原电池构成条件三部分的学习.1、实验探究原电池实验1锌片插入稀硫酸实验2铜片插入稀硫酸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思考问题问题1: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的类型是什么?问题2: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是什么?总结2实验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进行交流讨论,列出自己的想法。实验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实验4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导线之间接入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思考问题问题1:电流计

5、指针偏转说明什么?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及能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实验③和实验④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交流,要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必须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进行,同时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区域,形成电流.得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观察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说话,避免了教师教学上单调性.思考问题问题1:电流计指针偏向哪一边?问题2: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问题3:电子为什么会由Zn流向Cu?问题4、Cu极上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问题5:从氧化还原角度看,Zn片Cu片上发生什么反应?寻找答

6、案[动画模拟]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学生归纳,共同完成:(1)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铜片: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Zn+2H+=Zn2++H2↑(2)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锌片)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铜片)3教材中"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讨论题,问题过于空泛,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单纯的讨论可能会无从谈起.因此,我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四五个人为一组

7、,共八个实验,第一组3个实验,第2组3个实验,第三组2个实验,每组都是对比实验.通过本组实验装置提出是否产生电流,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投影实验内容]第一组对比实验①②③是否能够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一第二组对比实验④⑤⑥是否能够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二第三组对比实验⑦⑧是否能够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三第一组:实验①,③不产生电流,②不产生电流,不同点在于实验②中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同,而实验①,③中电极的金属活动性不同,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