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学机智.docx

运用教学机智.docx

ID:61632675

大小:22.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运用教学机智.docx_第1页
运用教学机智.docx_第2页
运用教学机智.docx_第3页
运用教学机智.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用教学机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教学机智,活化课堂教学现代课堂要求课堂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是师生对话,思维与思维碰撞,智慧迸发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做好“引导者”角色,把自已的课堂“大舞台”创设成自然、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多向交流,抓住互动学习机遇,捕捉点化,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富于磁性的教学情境,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让数学课堂成为乐趣与智慧的家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

2、机智。那么,如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如何运用教学机智准确点击学生的心灵,构建富于生命力和智慧迸发的课堂呢?一、创新引领课堂,点击学生心灵生命之花。教学机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创新是课堂生成、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课堂本身就是师生间充满创新的过程,课堂才显得活力四射,朝气蓬勃。创新离不开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机智,才能摒弃高度压、灌输式的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师生间互动交流才能真正打通,学生在课堂

3、上才能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好奇心,挑战心和想象力。【案例1】谯城区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吴老师上示范课《轴对称》一课,课前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书本中夹有剪纸画,灵机一动,随手拿出一张纸向学生展示,并问:“同学们想看表演魔术吗?”同学们一听表演魔术,顿时哑雀无声,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吴老师手上,只见吴老师迅速地撕出一个“牛头”像的剪纸画。学生时活跃起来,然后吴老师及时发问“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想”,学生异口同声的答,于是吴老师说:“那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轴对称’这一节,魔术的奥妙就蕴藏这节课的

4、数学知识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智慧化的情境设计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随后的课学教学过程中,多次运用教学机智生成课堂教学资源——用双手做成心型,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做在同一条板凳上等,这些创造性的情境形象地揭示了轴对称的内涵,形和数有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更为精彩的是:当吴老师看到班中有一对孪生兄弟时,让他俩组成“哥俩好”轴对称图形。整节课吴老师运用教学机智把课堂资源开发的淋漓尽致,达到“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对话,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课堂状态,师生仿佛进入仙境。二、及时捕

5、捉点化,随时生成智慧课堂。4教学机智有时间要求的,要做到及时,适时。有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在不经意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正是学生学习瞬间的灵感,顿悟的萌发,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去听,感受,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并给予充分肯定,引发学生进一步地继续深入思考,甚至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如若简单地把学生的智慧的亮点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则师生间刚刚擦出“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师生共同创设的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滋长了学生智慧亮点信息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认

6、知、发散思维和情感得到有效发展,课学闪耀着教学智慧的光芒。【案例2】我在上《鸡兔同笼》时,教学时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解题,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听到班中有名的“智多星”举手打断教学,他说:“老师,此方法太繁了,如果鸡兔都抬起一只脚,然后鸡兔再抬起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稍作思考,心生一动,立即让此生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共50只脚,每只鸡都抬起一只脚,50只脚少了18只就是32只脚,鸡兔都再抬起一只脚,这时鸡坐在地上了,脚少了解18只剩下14只脚,这14由每只兔子2只脚组成,兔子的只数:14/2=

7、7(只)鸡的只数18-7=11(只)。此时,同学们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多有创意的见解呀!”。教师干脆顺水推舟,来个小组讨论,学生不时产生新的想法,在其他同学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课后,我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奇思妙想做成活泼的动画视频课件,下节课向学生成功展示,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有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抓住课堂教学中各种有价值的瞬间动态信息,作为活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去扶植它、培育它,让擦出的智慧火花熊熊烧成教育智慧的火焰。三、随情而动,因势利导。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

8、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3】有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在我校上公开课,这位老师刚进教室时,学生对他小声议论纷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