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

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

ID:61659689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6

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_第1页
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_第2页
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学生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科教育的主题。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笔者认为指导初中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小论文的写作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是思维训练由思考到理论总结的过程。它能强烈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搜寻资料,寻访历史古迹等社会实践活动和撰写过程,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是没有作用的,对此不感兴趣。这说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在学生心目中是不受重视的,原因何在呢?一、情况分析。1、内因方面。(1)

2、学生认识不足。初中学生一听说是论文写作,那一定是高深莫测的东西,认为以自己现有的水平,是难以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因而产生畏惧心里不敢写。其次是受功利主义影响。一些学生是认为撰写历史小论文对期末考试或中考没有作用,意识不到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2)学生兴趣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课业负担太重,课外抽不出时间。历史教师布置写历史小论文是又增加了新的作业,产生压力,造成反感,提不起兴趣。2、外因方面。(1)教师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有些教师并没有把培养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看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学校组织管理不落实。至今,仍有部分学校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

3、。人为地把社会学科看作是“副科”。更别说让学生写历史小论文了。二、提高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水平的对策研究。(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未完全成熟,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强,再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模式。因此,这对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并有创造性思考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来讲就会出现种种不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顺利转轨。1、纠正学生认识误区。首先,教师要积极向学生阐明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意义。初中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是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更高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小论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能提高自身

4、的阅读能力、论证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为以后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解决学生矛盾心理,针对某此“知难而退”的同学,教师要理解这种心态,通过解释说明,黑板报宣传等慢慢消除。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小论文写作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它并非一定要求学生达到“发明”“创造”的标准,而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小论文,要求的形式也可多样化,如读史体会,调查报告等等。同时,适当降低历史小论文的要求,给学生以成功感。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只有一门科

5、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中止”。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历史教师有必要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确立“引导”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切实把学习主体放在学习者这一边,必须耐心等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欲望和理解。我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1)注意设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史论多是经间接的方式获取的,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和史家的主观性,给质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在讲

6、课时要把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展现给学生,为学生作示范,例如:对某一历史事件,教师可提问学生从事件中“得到哪些启示?”、“吸取什么经验?”;对某一历史人物可问“学习什么精神或品质?”、“怎样看待?”、“如何评价?”等等,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用新观点,新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创见解。例如:教师在讲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有的同学就提出:“我们学校的名称是否与义和团有关?”总是有这样的思维问题让我惊喜。说明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去设疑。(2)注意史论结合。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学习历史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教师在分析,评价历史事

7、件、历史人物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应深入浅出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观点上说明问题,如用阶级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以评价秦始皇为例: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既要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又要指出他的过失。(3)“二法”不可偏废。二法指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和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历史教学中,不仅有生动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概括,而且一系列有联系的历史概念也可概括。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就是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