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

ID:61676203

大小:70.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08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_第1页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_第2页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_第3页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_第4页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霖铃》的说课稿范文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1、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绝、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在深秋雨后的傍晚时分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别离”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

2、时难舍难分的情景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2、重点讲读课本单元是古典诗歌单元即古典诗歌包括唐宋诗词及元曲《雨霖铃》承担着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有着重要地位《雨霖铃》是婉约派代表作因此学习它对于学生了解婉约派风格有着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两个普遍班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对古诗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也有一定了解因此我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新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

3、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提高文学品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品位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②了解作者柳永及雨霖铃词牌2、过程与方法①体味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②通过鉴赏名句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四、重点、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是:通过鉴赏名句体会作者情感五

4、、教学策略1、诵读法2、启发法3、讨论法六、学法指导1、课前让学生查找作者柳永的资料2指导诵读3、指导想象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下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导语设计导入课文营造氛围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二解题1、作者简介2、创作背景3、关于词牌三、诵读诗歌1、诵读提示2、听范读带3、学生自由诵读4、学生推荐诵读好的同学5、全班齐读四

5、、读听结合整体感知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问题:这首词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上片:临别之时留恋难舍的情景下片:离别之后孤独痛苦的心情)五、分析诗句体味情感问题:作者怎样抒发的感情学生讨论分析发言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

6、晚骤雨初歇”寒蝉:“蝉”——“忧愁悲苦”比如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中说:“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比如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中说:“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长亭:送别饯行之用比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比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抓住一对矛盾:留恋←→催发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

7、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淼无际的江面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六、分析下片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①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三字②为什么古人比今人更看重离别③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者的感情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②句中“酒醒”照应上阕一句词人为什么喝酒③“杨柳

8、”的意象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④品味词中的“晓风残月”对抒情的作用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七、概括写作技巧及婉约派词风1、总结出——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总结出——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3、概括婉约派词的特点景物轻柔纤细语言清丽委婉情感低婉缠绵八、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上片——临别之时蝉、长亭、雨、兰舟实景烟波、暮霭、楚天下片——离别之后虚杨柳、晓风、残月交婉约派结景物轻柔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