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

ID:61768815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9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_第1页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_第2页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_第3页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_第4页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机化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探讨一、玉溪市农机化发展现状5学海无涯玉溪农机化因地制宜,发展迅速,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玉溪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更优质的农机服务,促进了玉溪现代农业的发展。玉溪市农机化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玉溪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加从2011年到2016年,玉溪市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87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95788台套,受益农户89491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截止2016年,玉溪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70.1万千瓦,比2015年增加农机总动力6万千瓦。2.农业

2、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截至2016年,玉溪市微耕机拥有量为94673台,比2012年增长了52.9%;农产品粗加工机械27904台,比2012年增长了17.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比云南省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土地流转向节约化、规模化发展,也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呈现农机发展新局面截至2016年,玉溪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52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8个,比2012年增长了90%;农机户135284户,比2012年增长了26.3%。玉溪市有2个专业合作社被农业

3、部评选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峨山县坡拉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被评为全国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量增加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服务水平及服务能力极大的提升。4.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玉溪已形成了以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以各乡镇农机服务站、县区农机化学校、农机鉴定推广站及农机监理站为培训阵地,以各类农机网点及供应点为后勤保障的服务体系。截至2016年,玉溪市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769个,农机经销点219处,农机维修人员1615人。5.农机监理、农机技术培训不断加强,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

4、规,开展“平安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事故处理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农机的注册登记管理,加大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考核力度和农机违章查处力度,有效地排除事故隐患,降低了农机事故率,为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二、玉溪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5学海无涯1.国家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农业部与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明确了未来十年农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齐全,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这一行动方案的提

5、出,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2.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一是解决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需要农业机械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务农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加之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逐渐减少,农村的抛荒地逐渐增多,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农业机械化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有效而长远的办法。二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016年玉溪农机化成本与费用89950.46万元,总收入141040.7465万元,利润

6、总额51090.28646万元。通过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农业机械,我国粮食实现十二年增,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造就高素质农民的过程。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机服务中来,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土地流转需要农业机械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为农户提供系列化、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了很多个体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各类农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7、规模经营、规模种植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建设及农村土地的流转,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五是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需要农业机械化。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节约了育秧田,提高了产量,而且株距及行距一致性好,通风透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粮食的农药残留,也降低了环境污染。开展机械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培肥地力,也减少了秸秆的随意焚烧和堆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一带一路”政策为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