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

ID:6177941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_第1页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_第2页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_第3页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农村的全面覆盖。然而,在广大贫困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等原因,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使新农合制度更适应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一、印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一)调查地点及样本情况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铜仁地区西部,辖17个乡镇,总人口42.8万。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

2、可支配收入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为国家级贫困县[1]。样本取自印江县沙子坡镇、峨岭镇,并随机抽取其辖区内六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子样本。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定点偶遇和入户调查等方法抽取了112位样本对象,并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达92.3%。调查对象中,各村样本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年龄主要以20岁、40岁、60岁三个年龄段为主。(二)印江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4学海无涯从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印江县筹资渠道较单一,筹资水平仍属于贵州省较低水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结余较多;其次,上级政府给下一级政

3、府制定“参合率指标”任务并层层累加从而实现参合率86.3%、90%、96.7%的增长,农民存在“被参合”的现象。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状况来看:定点医疗机构四级阶梯模式中的村卫生室一级形同虚设,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现有定点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医疗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硬件资源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就诊者的需求。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参合者中的高收入人群对报销总额上线满意度较高,而低收入人群则多数表示不满意;在仅有的43.5%了解新农合报销范围的人当中,多数表示并不满意;同时当地农民对现有的每人每年20元的自缴资金相对满

4、意,对于30元或更高的自缴金额则由于收入有限不愿接受。村民普遍反映现有的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缺乏实质性效果,多数参合者对新农合政策表示不了解。二、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农民自身分析首先,当地恶劣的交通条件导致农民村内和村外就医的时间成本和额外的交通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其次,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影响其对新农合的资金投入,有限的医疗投入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输出效果。此外,当地的村民思想落后、维权意识薄弱,也造成了自愿参合原则受到严重威胁、新农合制度赋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二)从新农合制度本身及经管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1.

5、新农合制度规范显现出“一刀切”弊端首先,各级政府补偿未考虑到贫困地区在经济条件、医患关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导致相同补助水平下,农村贫困地区新农合制度的实际输出效果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同时,报销总额上限的设定也未能考虑贫困农民对医疗价格十分敏感的这一事实,导致部分农民未能从这一上限中获得足够的补偿,反而缓解了那些相对富裕的农民的医疗负担。2.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实际操作性首先,当地关于大病统筹政策规定没有对住院这一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因而各级部门、医疗机构对此落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不同的落实方式又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利益和参合农民的质疑。其次

6、,当地关于慢病、特殊病的补偿政策未能考虑当地农民的文化和意识水平,烦琐的认定和审核程序使得多数农民无法从这一政策中真正获益。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职能履行的外在动力从当地新农合相关机构的设置来看,现有的内设型的机构设置模式不能有效地实现职能履行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时,由于类似意见箱、举报电话等监督途径未能接近基层患者和农民,使得外部监督同样严重缺失,因而导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不负责任。(三)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及工作落实情况分析1“.工薪不对等”造成新农合相关工作人员工4学海无涯作积极性下降据了解,新农合工作落实后,各定点医疗机构并未因增添了相

7、应的新农合工作而获得其他的额外薪酬或补助,在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反而会经常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从而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2.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失职,未能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和相应的薪酬激励,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相关工作落实中,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工作,如在费用报销过程中讲解新农合政策等,因而导致患者未能在就医过程中加深对新农合的了解和认可。3.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存在资源的相对过剩现象村、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农民就近医疗的需要;县级医院的资源虽相对较多,但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加又无法完全满足人们

8、的就医需求,从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政策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