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

ID:61896680

大小:1.66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1-03-26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_第1页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_第2页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_第3页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_第4页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第1章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气液两相管流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一、多相垂直管流物性变化规律Pt>Pb,单相垂直管流Pwf>Pb>Pt,多相垂直管流1、气体体积流量qG从压力等于Pb点起出现小气泡,越往上流,压力越低,气体体积膨胀,新气体析出,qG不断增加。2、液体的体积流量qL随流体上升,压力低于Pb以后,气体析出,qL略有下降,与qG的增加相比基本不变。3、总混气液的体积流量:qm=qL+qG4、混气液流速Vm=qm/A=(qL+qG)/A(1-54)A不变,Vm的变化与qm的变化一致。5、混气液密度ρm=wm/qm,wm—质量流量质量守恒,wm不变,qm随流体上升而增加

2、,ρm随流体上升而下降。qmqLqGρmvm:与一致HPbqm6、压力分布(1).液柱垂压Pm=Hρmg压力梯度:Pm/H=ρmg由于ρm随位置而变化,故液柱压力梯度也随位置而变化。Vm随着位置而变化,越向上越大,ρm越向上越小,而速度是平方项,故摩阻梯度随速度而显著变化。(2).摩阻梯度PtP(3).总压降梯度总的压降梯度,也随位置变化,不是常数,压力分布曲线不是直线。H1、理论密度设:液相截面积:AL气相截面积AG高度ΔL的流体质量为ΔL(ALρL+AGρG)体积为:ΔLA(A=AL+AG)AALAG二、混气液的密度则混气液密度:(1-48)持

3、液率:单位管长内液体体积与油管容积的比值(1-46)持气率:(1-47)2、油气滑脱现象由于油气密度不同,在垂直管中气体比液体上升快的现象称为滑脱现象。两相的速度差叫气体的滑脱速度。vS=vG-vL(1-50)(1-49)(1-51)泡流取:Vs=0.244m/sVSL-液相表观速度VSL=qL/A(1-53)VSG=qG/A(1-52)(1-54)(1-50)(1-52)(1-50a)同理:(1-51a)(1-55)(1-56)/A()/A(1-55a)无滑脱持液率无滑脱混合物密度:有滑脱混合物密度:(1-48)(1-48)(1-55a)无滑脱时

4、:存在滑脱时:则:式中第一项是无滑脱密度ρns(VG=VL)AALAG3、实际密度qG=vGAG,vG,则AGA=AL+AG,AG,AL若无滑脱时液相面积AL滑脱时增加ΔAL密度所引起的压力变化是油气流动时不可避免的压力损耗,叫有效损耗。式中第二项是滑脱引起的密度增量,它所引起的压力变化叫滑脱损失。1、垂直管气液两相流流型纯液流:从井底到井筒压力等于Pb的点之间。无气相,管内流动的是均质液体,叫纯液流,流体密度最大,压力梯度最大,压力分布曲线为直线。三、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型泡流:管内从压力等于Pb起,有气体析出,呈现泡状,分散在液相中。随着油流上升,

5、压力下降,气泡渐渐膨胀,这时液相是连续相,气相是分散相。这时,气体的体积流量仍较小。总流量不大,流速较低,摩阻小,密度比纯液流低,但滑脱损失较大,压降分布曲线呈上凹型。段塞流:随混气液上升,压力下降,小气泡膨胀成大气泡。当气泡断面几乎与油管直径相当时,井筒内形成一段气,一段液的流动结构。气段外有液膜,液相仍是连续相,气相是分散相。气体体积流量较泡流大,摩阻较泡流大,密度较小,滑脱较小。气段膨胀时顶着液段上升,举油效果好,总的压力损失最小。过渡流:气体体积膨胀,气段增长,液段被突破,气段与上部气段相连形成中心是气、外环为液膜的流态。液体靠中心气流的摩

6、擦携带作用向上运移。液相从连续相过渡到分散相,气相从分散相过渡到连续相。这时体积流量较大,密度小。压降以重力为主过渡为以摩阻为主。总压降比段塞流大,压降曲线呈上凸型。雾流:气体体积流量越来越大,管壁的油膜越来越少,液相主要以雾状分散到气相中。气为连续相,液为分散相。这时密度很小,但流速很大,压降主要消耗在摩阻上。HP2、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流型分层流:见图1—20层状平滑流:沿管子底部流动的流体和顶部流动的气体之间具有平滑的界面。流量较低。层状波状流:气、液界面变成波状的,气体流量较高。环流:在管壁上形成液环,管子中心为夹带液滴的气流。气液流量较高。间

7、歇流:见图1—20段塞流:包括大液体段塞流与几乎充满管子的高速气泡的交替流。塞流:大气泡沿管子顶部流动,而管子下部为液流。分散流:见图1—20泡流:大气泡集中在管子的上半部。环雾流:气流量高、液流量低,气流中夹带液滴。倾斜管的两相流流型不同于垂直管或水平管,它与管斜角有关。四、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度方程及求解步骤1.压力梯度方程沿程压降=位能增量+沿程摩阻+动能增量压降梯度=重力梯度+摩阻梯度+动能梯度(1-58)单相流:多相流:对于水平管流:(1-61)(1-62)(1-63)2.压力梯度方程求解步骤(1)以井口或井底为起点(由已知压力的位置定)(

8、2)选择一个计算区间长度:ΔH一般取50~100m(3)假设这一区间的压降值ΔP(由经验定)(4)计算出区间的平均温度和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