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

ID:62110808

大小:628.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医学概论复习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中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如:真菌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中有:核质,细胞膜,细胞壁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由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组成。如:病毒医学微生物学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致病与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细菌L型(L-form)受理化因素和药物作用成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特点:多形态性高渗环境下缓慢生长,“油煎蛋”样菌落某些L型有致病性有些可以回复为原菌B、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cap

2、sule)鞭毛(flagellum)菌毛(pilus)芽胞(spore)Spores极端(破伤风杆菌)次极端(肉毒梭菌)中央(炭疽杆菌)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与医学有关的产物毒素和侵袭性酶内、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色素水溶性、脂溶性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大肠菌素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大肠杆菌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毒素和侵袭性酶热原质致病性治疗色素—细菌的鉴别细菌素—细菌分型、流

3、行病学调查抗生素维生素代谢产物的实际意义病毒(virus)定义: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具严格细胞内寄生,对抗生素不敏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复制周期是一个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的连续过程。真菌(Fungus)真菌为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达10万多种,多数对人类有利,例如用于酿酒、生产抗生素、酶

4、类等。少数(约300种)能引起人类疾病,包括致病性真菌、条件致病性真菌、产毒性真菌及致癌的真菌。正常菌群(normalflora)定义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后不入血流,而其释放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败血症(s

5、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扩散,在全身组织和器官引起新的多发性化脓性病灶。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又称医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系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但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感染对象为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

6、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等),但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②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test)1.概念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实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test)若受试者未受过结核杆菌感染,则无局部变态反应发生视为阴性2.原理注入结核菌素后,若受试者已受过结核杆菌感染,则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和,释放淋巴因子,局部形成超敏反应性炎症(红肿硬结);血凝素HA的主要功能能凝集多种动物或人的红细胞。因

7、为HA与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简称血凝)。血凝现象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称为血凝抑制(HI)现象2.病毒颗粒可借助于HA吸附到宿主细胞上,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先决条件3.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生物学性状神经氨酸酶NA的主要功能有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可以破坏细胞膜上病毒特异的受体,液化细胞表面的粘液,使病毒从细胞上解离,有利于病毒的扩散生物学性状变异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HA和NA生物学性状抗原性漂移(antigenicdrift)抗原性转变(an

8、tigenicshift)病毒基因点突变,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导致小规模流行。病毒表面抗原(HA、NA)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