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

ID:62149336

大小:390.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爱情和心理健康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情和心理健康●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爱情含义以及基本内容2、大学生爱情心理结构3、大学生爱情心理特点◆教学难点1、大学生爱情心理中的道德要求2、正确对待失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他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大学生爱情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及其矛盾冲突,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所构成的影响,并就大学生如何处理好热恋与失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咨询。前言(4)伴侣式爱情:在缓慢的过程中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爱情,温存多于热情,信任多于嫉妒,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

2、爱情。 (5)奉献式爱情:信奉“爱情是付出而非索取”,的原则,甘心为其所爱牺牲一切,不求回报。 (6)现实式爱情:视爱情为彼此现实需求的满足,不是理想的追求。(二)爱情类型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88)提出爱情三元论。 动机成分、情绪成分和认知成分,并进一步将此三种成分各自在两性之间发生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承诺。认为理想的爱情应该是三者具备,并合而为一,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斯腾伯格称之为完美之爱。(三)爱情的成分1、性心理:是爱情心理结构的基础。个性性心理的发展是与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社会文化影响密切相关,大致经历异性疏远期(12~14岁)、异性向往期(

3、15~16岁)、异性接近期(16~18岁)、恋爱期或爱情产产生期(18岁以后)。 2、爱情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涉及什么样的爱情有意义、什么样的婚恋生活幸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对象等问题。 3、爱情道德观:是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观念系统。(四)爱情的心理结构(一)健康的爱情 表现为:不痴情过分,不咄咄逼人,不显示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够充分尊重对方;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更使自己感到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是彼此独立个性的结合。 (二)不健康的爱情 表现为:过高地评价对方,将对方的人格理想化;过于痴情,一味

4、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带有病态的夸张;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二、健康与不健康的爱情(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阶段特征:大多数大学生处于异性接近期和恋爱或爱情产生期,但由于个人经历及自身社会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可能存在很大的落差。 2、年级特征: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恋爱需求的总趋势是越来越迫切。 3、性别特征:男子比女子更易一见钟情;男子比女子更积极主动;女子的戒备心理比男子强;女子的“面子观”比男子强;女子比男子更看重爱情在生活中位置;女子比男子更看重情爱,男子比女子更看重性爱;男子比女子的爱表现得更为强烈,而女子比男子的爱表现得更

5、为持久。三、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矛盾冲突1、恋爱自主与社会干预的矛盾 2、浪漫情感与道德要求的矛盾 3、“给予”与“索取”的矛盾第二节大学生爱情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一、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特点(一)关于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当代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重视爱情在人生的位置。2、大学生们力图协调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3、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重视爱情的同时,并不推崇爱情至上,不主张事业服从于爱情。4、仍有少部分大学生把爱情摆在生命和事业之上。(二)关于恋爱生活方式根据人们对爱情的内在欲求和需要,把爱情及恋爱生活方式分为满足生理需求、满足物质需求

6、和满足精神需求三个层次。当前大学生的恋爱生活方式有以下特征和趋势:1、大学生对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总体来说是严肃认真的。2、大学生对恋爱生活方式的追求,总体趋向高层次。3、大学生的恋爱生活方式,表现出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健康现象与不良现象共生。4、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变化趋向。择偶标准是人们在择偶方面的价值定向,是婚恋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1、择偶中首先重视对方的内在条件,如性格、品质和志趣等。 2、择偶时强调对方的才干,如能力、才华和聪明等。 3、重视对方的健康情况。 4、较少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状况。5、男女生的择偶标准有明显差异。 6、有否恋爱经历对择偶标

7、准影响不大。 7、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倾向。(三)关于择偶标准(四)关于择偶方式1、自主性强。 2、自由度大。 3、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五)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对于“交往—恋爱—结婚”这种传统的婚恋“三步曲”,大学生明显表现出三者间的分离倾向。爱情道德认识指对爱情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对爱情的本质及其社会特性的认识,爱情道德观念及其原则以及运用这些认识去进行道德判断。爱情道德认识是形成其他品质成分的基础和心理条件,并起调节作用。 1、关于爱情的高尚性和互爱性。 2、关于爱情的专一性和排他性。 3、关于爱情的持久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