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

ID:6219947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_第1页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_第2页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_第3页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_第4页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  [摘要]“坚持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一条重要的原则。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正面报道理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受众对于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文章试图全面地解析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的主要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其存在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关键词]正面报道;负面解读;全民记者时代[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20-042013年2月3日《河南日报》旗下的大河网关于连霍高速事故的

2、报道引发网民不满。有网民统计,这篇1300多字的报道中,有1134字都是表扬河南当局如何辛苦工作,对事故本身和死者遭遇却轻描淡写。媒体人范炜微博总结称,该报道中“褒扬用语25处,如‘迅速、立即、难度很大、全力救援’……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名字,没有家属一滴眼泪、没有一句对政府的批评、没有一声领导的道歉……”13该条新闻本来是传递政府公共政策的新闻,却并未在受众端得到应有的解读,受众更多的是从负面去解读。正面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肯定,以期能引导社会

3、氛围良性发展的一种报道。正面新闻报道本来是想发挥媒体影响力大、社会引导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去积极地解读公共政策、宣传社会主流意识,但由于报道视角的单一、报道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细节等问题削弱了预期传播效果,甚至导致受众更多解读的是负面信息。一、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的具体表现正面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发挥着引领舆论导向,树立榜样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效。但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许多正面报道传递给受众更多的是负面信息,具体表现如下:(一)新闻人物的神化——只可远观不可亵学焉13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4、部分。长期以来,“我树榜样你学习”的单向传播模式一直主导着新闻人物报道的方向,现在宣传一些榜样人物时,主基调依然是其“废寝忘食,不顾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为了体现新闻人物的完美形象,故意拔高,不惜造假。受众本来就对典型人物抱一丝怀疑的态度,如果发现其中明显的负面消息,这个典型人物的榜样形象会荡然无存。《新闻联播》里还有病危期间甚至去世后才被宣传为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被网友戏称为“不死不模范,不病不典型”。这是典型人物宣传的极端负面信息。(二)新闻事件的片面性解读——一切都是和谐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报道,能够积

5、极地引导受众去感知社会,提高其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对于新闻事件的片面性解读,只提供一个报道视角,从政府努力的角度出发,对其他新闻主体的报道不足。这让本来对事件有所期待的受众参与性不足。在连霍高速的报道中,河南当地媒体作正面报道突出政府在抢险救人中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一味的报喜不报忧,忽视了人文关怀,忽视对相关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必须全方位地进行报道,体现各方的观点,这样才能避免受众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三)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正面回应——漠视大众的感受13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

6、,各种社会热点突出,如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关系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于这方面的正面报道,一般显得四平八稳,往往拿一句“正在研究调研之中,一定要相信政府”去搪塞大众,对于公众的合理要求不能正面回应,而采取的是消极回避,殊不知在一次次的消极回应中,大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感也在不断地丧失。在正面报道之中,不能正面回应民众疑惑及进行合理引导,势必会让民众解读为政府的不作为,这是正面报道不全面引起的负面信息。“郭美美炫富”事件中,由于官方媒体不及时正面回应此事,仅仅是发布一个声明,没有及时澄清相关的责任,以

7、至于事件不断发酵,最后造成红十字会的捐款数额大幅缩水。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四)会议新闻的空虚化——领导形象的过度再现谈到会议新闻,大众的普遍反映就是无聊。但是会议新闻却是目前正面新闻报道的主力。会议新闻几乎成为黄金段新闻节目的全部内容,当地的领导按照职位的高低,逐次的抛头露面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新闻的排序不是按新闻价值进行排序,而是靠领导职位的高低进行排序。会议新闻基本模式化:哪

8、些领导出席,主要领导讲话指出,最后强调。对于大众关心的会议内容却是一笔带过,不作详细解读。二、正面新闻报道中负面解读产生的根源正面新闻报道的预期传播效果是想从正面积极引导受众,但事与愿违,受众更多的是从负面进行解读,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念上的僵化——宣传价值大于新闻价值13理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高度。之所以正面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