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

ID:62276840

大小:1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5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_第1页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_第2页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_第3页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_第4页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15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资料整理推荐.....................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一、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诊断   要点1:   概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髄中单克隆浆细胞的增生并侵犯骨髓,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   要点2:   血象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的严重性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性,少数呈低色素性,

2、也有大细胞性者。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血沉也明显增快。   白细胞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与骨髓受损有关。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占40%~55%。外周血片可见到骨髓瘤细胞,多为2%~3%;若瘤细胞超过20%,绝对值超过2×109/L,即可考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血小板数正常或偏低,血小板减少与骨髓被浸润及微血栓形成有关。5.....................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要点3:   骨髄象   骨髓穿刺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早期患者的瘤细胞可呈灶性分布,因此,需多部位、多次穿刺,才有助

3、于诊断,瘤细胞常成堆分布于涂片的尾部。骨髄象一般呈增生活跃,各系统比例常随瘤细胞的多少而异。当瘤细胞所占比例较高时,粒系细胞及红系细胞则明显减少。正常骨髓内浆细胞为1%~1.5%,在多发性骨髓瘤时异常浆细胞增多,一般为5%~10%,多者可高达70%~95%以上。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成熟程度有明显异常。      图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特点      图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特点   要点4:   临床生化检验   患者除有蛋白尿和血尿外,尿中若能检出大量B-J蛋白,此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1)电泳检验:尿蛋白电泳和免疫电泳可检出B-J蛋白和鉴别κ和λ链,与血清电泳的结果相吻合

4、。此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几乎所有患者(除不分泌型)均为阳性。5.....................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2)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血钙常升高,可达12%~16%,血磷一般正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常因排出受阻而升高。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   (3)肾功能检验:多发性骨髓瘤时,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高,是由于B-J蛋白沉淀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管型阻塞而导致肾功能受累。因此酚红排泄试验、放射性核素、肾图、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多有异常,晚期出现尿毒症。   要点5:   免疫电泳经血清和尿免疫电泳,可

5、将“M”成分分为以下几型:   ①IgG型:约占70%,具有典型多发性骨髄瘤的临床表现;   ②IgA型:约占23%~27%,电泳中“M”成分出现在α2区,有火焰状瘤细胞,高血钙,高胆固醇。   ③IgD型: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多见于青年人,常出现蛋白(多为λ链),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性;   ④IgE型:罕见,血清IgE升高,骨损害少见,易并发浆细胞白血病;   ⑤轻链型:约占20%,尿中出现大量B-J蛋白,而血清中无“M”成分,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骨损害改变,易出现肾功能不全。   ⑥双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型:约占20%,本型瘤细胞分泌双克隆、

6、三克隆或四克隆免疫球蛋白,它们属于同一免疫球蛋白型;   ⑦不分泌型:此型仅占1%,血清中无“M”成分,尿中无B-J蛋白。   二、巨球蛋白血症的实验诊断5.....................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要点6:   概念   巨球蛋白血症是B淋巴、淋巴样浆细胞与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巨球蛋白,并广泛浸润骨髓和髓外脏器的一种病症,病因不明。   要点7:   血象和骨髓象   血象: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80%患者有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在58~104g/L,少数低至11g/L,极个别可发生溶

7、血性贫血,红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不一,一般正常,常伴有相对淋巴细胞增多及单核细胞轻度增多,少数患者血小板减少,但多数为正常,可见显著的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骨髓象:骨髓穿刺可以干抽,骨髄象常呈多形性,除异常淋巴样浆细胞增多为主外,尚有裸核的小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典型的淋巴样浆细胞,胞质嗜碱性,糖原染色有球状阳性颗粒,核具有1~2个核仁,在细胞外可见断离的小滴状胞质。嗜碱性粒细胞和组织嗜碱细胞散在于异常细胞之间为本症特征。粒和巨核系细胞多无特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