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ID:624623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_第1页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_第2页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_第3页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_第4页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摘要:针对拜泉县今春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饱和,春季回暖晚,播种拖后的不利条件,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及生长发育进程,特制定大豆、玉米、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仅供参考。关键词: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目前拜泉县大田播种已经结束,面对去冬今春雨雪大,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饱和,春季回暖晚,今年春耕整地播种相应拖后的不利条件,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及生长发育进程,因时因地因墒因苗落实好田管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现就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提

2、出如下技术意见。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意见1.1铲前垄沟深松在大豆苗出齐后1~2d进行,深松深度18~25cm,起到放寒、增温和除草作用。1.2科学安全除草5对于没有采用封闭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采取茎叶处理,选择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在大豆真叶到第1片复叶期,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大豆田苗后可选用:12.5%烯禾啶乳油+48%灭草松水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8%灭草松水剂+25%氟磺胺草醚水剂等品种。1.3喷施叶面肥要根据苗情长势酌情使用叶面肥,对于长势弱或晚出苗的地块要

3、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喷施黄腐酸、氨基酸及高效生长调节剂等叶面肥。同时,要增施钼、硼、钾、镁等微量元素。对于出现除草剂药害地块,可喷施一些缓解药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优质叶面肥。1.4及时防治病虫害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苗期害虫主要有蒙古灰象甲、二条叶甲、跳甲、蓟马、蝽蟓、根绒粉蚧等。蛴螬、金针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灌根防治;地老虎3龄以下幼虫可用毒死蜱乳油、辛硫磷乳油灌根或傍晚茎叶喷雾,大龄幼虫可用辛硫磷制成毒土或毒饵于傍晚撒在作物行间进行诱杀;

4、大豆蓟马、二条叶甲、蝽蟓、跳甲等苗期害虫可选用3%啶虫脒15~20mL/667m2喷雾防治;大豆根绒粉蚧推荐使用75%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g/667m2+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兑水15L,于大豆拱土期和子叶展开后各喷1次。大豆根腐病发病严重地块,在喷施优质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基础上,可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2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意见52.1抓好铲趟要实行铲前趟一犁(拉墒沟),

5、做到早铲早趟、多铲多趟,达到提高地温、消杂灭草,促进幼苗早发速生。2.2提早追肥要根据施用底肥、种肥数量,应用品种特性和产量指标及玉米生育情况等要求,及早科学追肥。对苗势弱及基肥、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尤其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玉米品种的地块,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提高幼苗素质,结合铲趟追尿素15~20kg/667m2,还可采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兑水进行叶面喷施,或应用液面肥等。追肥做到侧深追肥,侧10~12cm,深10~15cm。2.3及时除孽玉米拔节前后常有大量的分蘖发生,为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玉米

6、个体植株良好生育,应及时除孽。2.4除草化控要把安全性、调茬放在首位,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配方。可选用: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0%嗪·烟·辛酰腈油悬浮剂、30%苯唑草酮(苞卫)等品种,严禁使用2,4-D丁酯等激素类化学除草剂。科学喷施吨田宝、细胞酶等化控剂和生物制剂,防倒伏促早熟。2.5防治病虫害5粘虫在大多数幼虫处在3龄期左右为施药最佳时期,每667m25%高效氯氰菊酯40mL,兑水30kg或25%氰·辛乳油20~30mL。施药机械可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为保证防

7、治效果,地块必须连片,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共放3次蜂,第1次在玉米螟化蛹率20%时,后推10d放蜂;间隔5d后放第2次;再间隔10d后放第3次,每667m2地总量为1.5万头,每次各放5000头;在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机Bt可湿性粉剂防治,每667m2用量为25g,兑水10kg。玉米大班病可在大喇叭口晚期喷施甲基硫菌灵或吡唑醚菌酯预防。3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意见3.1播后深松及苗前耢地播后10~15d深松,深度25cm以上;对播种过深,土壤温度低,有杂草的地块,出苗前

8、用耢子耢去部分垄顶土,有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3.2加强中耕管理苗出齐后及时铲1遍,再趟1犁,提高地温。在发棵期铲2遍趟3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实现多层结薯,利于块茎膨大。3.3适时追肥5在块茎直径膨大至2~3cm时,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追肥,按土壤需肥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避免脱肥影响产量。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3~4次,间隔7~10d。3.4加强病害防治3.4.1晚疫病防治6月下旬开始,喷施保护性药剂预防发病。发现中心病株后,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