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ID:625379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8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_第1页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_第2页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_第3页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_第4页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蓝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东营市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融“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于一身,有着独特的区域发展优势。近年来,东营市编办以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服务发展大局,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东营市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黄蓝建设优质高效环境5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导向型行政体制。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和单位,积极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标准,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社会活动的干预。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抓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2、的清理规范,充分利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提高审批效率,规范审批行为,增强审批透明度。实行大项目集中代理审批制度,对纳入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事项实行特事特办。二是研究和细化部门间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间分工协调配合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健全行政问责制,进一步增强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性和时效性。三是深化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限时办结,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撬动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调整。经济园区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黄蓝

3、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在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方面积极先试先行。一是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批复设立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园区,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地,搭建经济结构转型基础框架。二是助力“生态东营”建设,按照东营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对生态林场、城市绿化以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等早调研、早铺路、早准备,全力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进一步理顺经济园区与属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事权集中、高度统一的园区管理体制,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经济园区之间的分工合作,积极营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经济拉动格局。5释放基层活力,推动市县两级管理权限下放。社会管理重心下移,

4、是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研究。组织市发改委、工商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与东营区、河口区签署管理权限下放交接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以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则,采取委托、授权、服务延伸等方式,把与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限有序下放,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效益明显的试点强镇,充分激发基层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激情与活力。二、服务发展大局,统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提高规范性,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清理规范工作是

5、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制定详细的清理规范实施方案,科学划定市县两级职责分工,充分提高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规范化。在清理规范过程中,对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职责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整合;对职责任务萎缩或大量空闲两年以上的事业单位,严格按照清理规范要求核减编制;认真审核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确保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只减不增。通过清理规范,要全面掌握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解决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规范、编制管理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奠定坚实基础。把握灵活性,积极创新事业

6、单位管理体制机制。事业单位管理是衡量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水平5的重要标志。一是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管总量、管数额、管结构、管标准”的管理机制。研究提出跨部门、跨系统调剂优化编制配置办法,充分发挥现有编制的使用效益。二是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动态调剂,及时解决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增编需求。三是探索研究县区机构编制指标化管理,根据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幅度以及当前机构编制基数等标准,核算本年度机构编制分类使用额度,在指标限额内县区编委(办)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对机构编制请示事项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及时向市编办备案;涉及机构升

7、格与超出指标限额的机构编制事项仍须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突出公益性,切实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东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公立医院核编工作,以机构编制资源为抓手,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认真组织实施公立幼儿园、中小学核编,大力推进均衡化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以文化机构整合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新型文化市场竞争主体,推动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