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docx

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docx

ID:62777772

大小:8.0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23

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docx_第1页
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绕机绕线张力的分析随着国内电力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电流互感器线圈需求量日益增大,开发电流互感器线圈绕制设备迫在眉睫。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参考进口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电流互感器环形线圈绕线机,在设计、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绕线机的设计关键在绕线张力的控制。1环绕机组成该设备由机架、放线机构、绕线机头、包带机头、夹持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2工作原理先把导线均匀的缠绕在储线环上,然后再通过梭子把缠绕在储线环上的导线缠绕在骨架上,骨架由伺服电机带动旋转,使导线均匀地排列在骨架上。线缠绕到一定量时,再把它通过储线环缠绕在骨架上,然后绕制。3绕线张力的分析通过我们不断实践发现,在绕制整个过程中,用

2、适当的力把导线拉紧缠绕在骨架上,是影响绕制好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下面我们着重说明影响绕线张力的因素。①线梭转动部分的磨察力矩。②线梭部分(包括缠在线梭内的导线)加速度变化引起的惯性力矩。摩擦力矩的主要部分是由张力机构产生的,它阻止线梭的放线运动而把导线拉紧,产生绕线张力。由于绕线环形面及其在绕线齿轮中偏离中心位置的影响,即使是匀速绕线,线梭的运动速度也不是均匀的,这就产生了由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矩,影响了绕线张力。线梭的运动速度可看作由两种速度组成:一是与绕线齿轮上的滑轮速度相等的速度Vo,二是线梭放出导线的用量的速度,前者是常数,后者的计算如下(见图2)。按余弦定理:y2=R2+l2-2Rlc

3、osa,a=wt令R2+I2=A,Rl=B速度:加速度:为了减小爱噢加速度I应该减小3值B值而B=RI,所以为了减小线梭加速度,要求:①骨架型面H要小,型面尽量靠近绕线齿轮中心即I值小。②线梭半径R应尽量小。③绕线速度①不能太高(这是与提高生产效率相抵触的)。通过图解法得出线梭速度Vx与加速度a的近似曲线,说明如下(见图2、图3):3.1当绕线齿轮上的小滑轮处于0°位置时,线梭的速度与小滑轮速度Vo相等,当a从0~60°时线梭速度逐渐加快,此时有正的加速度。当a=60°~18范围时线梭等速运动,速度为Vm>Vo。当a=180°~26时线梭速度逐渐减小,此时有负的加速度。a~26线梭速度与滑轮速

4、度Vo相等,当a=263°~34时,线梭速度继续减小,即低于Vo并有负的加速度,当a=345°时,线梭速度为最小Vn,当a=345°~36时,线梭速度逐渐上升即有正的加速度。3.2在绕线齿轮为匀速转动时,线梭速度不会为零,所以摩擦张力机构始终起制动作用,保持导线被拉紧。3.3若Vp为线梭平均线速度;Vo为绕线齿轮上的滑轮线速度;Lo为电位器一圈导线的周长,则Lo=(Vp-Vo)。3.4当绕线速度①不大:线梭半径R较小,电位器型面尺寸H也较小,型面尽量靠近绕线齿轮中心时加速度的变化是不大的,由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矩要小得多,所以影响绕线张力的主要因素是摩擦力矩。我们在Rx-05和Rx-08绕线机上

5、使用凸轮控制摩擦张力,用以克服速度变化的影响,实践证明没什么效果,反而机构复杂制造调整都不方便,通过对张力的分析,设计时应考虑:①尽量减小绕线齿轮和线梭的直径。②线梭及其传动部件的转动惯量应尽量小。③张力机构产生的摩擦力矩要稳定④机床的起动和转动应平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