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

ID:6291391

大小:147.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1-09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_第1页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_第2页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_第3页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_第4页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1.1.1.2 安徽省2014年农机化主推技术一、小麦<一>土壤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技术概述:土壤机械化深松整地就是利用深松机械打破多年耕翻土壤形成的犁底层,疏松土壤而不翻土、不乱土层,是适合旱作农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土壤实施深松后,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能够有效接纳天然降水,较未深松地块每亩可多蓄水10~20m3,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层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从而能够有效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通过实施深松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耕地抗旱能力、改善耕地质量和增加粮食产量,增产幅度

2、一般在10%-15%。深松作业机具按作业按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机和全面深松机两种,按作业机具结构可分为凿式深松、铲式深松、振动深松等等。不同深松机具因结构特点不一,作业性能也有一定差异。如振动深松机,具有犁耕阻力小,松土效果好,蓄水保墒能力强、松土深度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拖拉机功率应根据不同耕深、土壤比阻与深松机相匹配,同时考虑耕作幅宽与拖拉机轮距相匹配等。技术要点:1、作业时间深松作业主要适用于旱田整地,秋季深松有利于蓄纳秋冬雨雪,周期一般3—4年进行一次,土壤0—25cm土壤含水率在12%—22%时,适宜进行深松作业。2、深松深度1.1.1.1.1.2 深度的确定要因

3、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30-45cm。对于土壤比阻较大及犁底层较厚的地块,应用普通联合整地机难以达到深松整地效果的,应采用浅松铲与深松铲相结合的深松机进行复式深松作业,分层打破犁底层,以保持耕层土壤适宜的松紧度和创造合理的耕层。深松作业要求松土深度一致,各行深度误差为±2cm,要求行距一致,对于有垄的地块,按垄距要求确定行距。3、深松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全方位深松用于全面松动土壤,深松的深度为30—35cm。间隔深松用于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深松的深度为35—45cm,一般采用凿式深松铲,破碎犁底层效果好。4、松后整地深松作业地块在深松作业后进行整地作业

4、,将土壤耙细整平。一般应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注意事项:1、深松一般每3—4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一般在秋季小麦播种前进行,小麦播种后一定要镇压实在,避免遇旱吊苗。2、夏季深松作业,应在宽行作物(如玉米)的苗期进行,玉米不应晚于5叶期,深松深度掌握在23~30cm。3、砂质土壤、水稻田一般不易深松。<二>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技术技术概述: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技术是应用旋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土壤旋耕、灭前茬、开沟、深施种肥、播种、镇压、覆土拖平等工序,满足小麦种植农艺要求的机械化作业。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技术属于复式作业技术,旋耕施肥播种机将传统作业方式中各作业环节单一功能

5、机具进行组装配套,使其一次进地作业即可完成多道工序的作业要求;使种、肥隔行分层,距幼苗根系远近适宜不易挥发,增加肥效利用率,保证种子生长期需求;在多道工序技术严密配合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各项作业,减少进地次数,降低燃油消耗,节约作业时间;在不增加作业环节的前提下,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促进秸秆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技术要点:1.1.1.1.1.2 1、种子、化肥准备使用由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品种,并应达到良种要求,播前进行药剂拌种或使用包衣的小麦种子;化肥物理特征为颗粒状,有较好的流动性,其含水率不超过12%;播种量及施肥量按农艺要求确定。2、田块作业条件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应在10%~30

6、%。3、机具准备选用动力充足的拖拉机与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进行配套安装,并进行机具水平、耕深、播深、行距及播种量等调整。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调整后,将其升离地面,用手扳动旋耕刀轴转动,检查各运转部件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异常响声,确定无异常后,再结合动力,转速由低到高,使机具转速达到最高,运转20-30分钟后,停车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投入作业。启动拖拉机,用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播种机作业速度以二档为宜,在不影响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播种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中途不宜停车,以免造成种子断条。田头应留有一个播幅宽度最后播种。4、在适播期内播种。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小

7、麦优良品种,根据品种发育特性适时播种。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4℃~16℃;春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2℃~14℃。5、确定适宜播种量。高产田块播种量为90kg/hm2~120kg/hm2;中等肥力田块播种量为135kg/hm2~150kg/hm2;肥力较差的旱薄地播种量为180kg/hm2左右。如果不能在适播期内播种,随播期的推迟,播量应适当增加。6、行距调整机具行距调整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将机具行距控制在18cm~23cm。7、播种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