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

ID:62957827

大小:12.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7-11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 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萧房知人阅读答案]小巷的守望阅读答案萧房知人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樊哙从高祖起丰、沛,劝霸上之还,解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而韩信羞与为伍。唐俭赞太宗建大策,发蒲津之谋,定突厥之计,非庸臣也,而李靖以为不足惜。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狌耳。帝王

2、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去:离开B.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迁:调任C.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表:表彰D.角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细:小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②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B.①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②非一士之略C.①唐俭赞太宗建大策……非庸臣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D.①盖以信、靖而视哙、俭不,犹熊罴之与狸狌耳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独具慧眼,留住了能助刘邦成就汉业的人才韩信,使“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千古佳话。B.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吏外调任职的人许多,房玄龄认为只要留住杜如晦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C.樊哙、唐俭等人虽然劳苦功高,但认为,他们不过是熊罴与狸狌而已,不是特别人才。D.大将韩信、宰相杜如晦那样的人才当然重要,但萧何、房玄龄这一类人能够选贤进能,显得更重要。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狌耳。(3分)(2)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3分)参考答案:2.C(上表,上奏)3.C

4、(均表推断。A①用,表示工具;②助词,表修饰,……地。B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C①来,表承接;②连词,表并列)4.C(“他们不过是熊罴与狸狌而已,不是特别人才”有误,应是“以韩信、李靖与樊哙、唐俭相比较,就似乎是拿熊罴与山猫相比罢了”。)5.(1)以韩信、李靖与樊哙、唐俭相比较,就似乎是拿熊罴与山猫相比罢了。(2)只有将萧何、房玄龄一类人支配到营帐之中,选贤进能,那么珍宝宝玉般宝贵的人才就不请自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