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

ID:6405774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2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_第1页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_第2页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_第3页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_第4页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建模论文第6页姓名:王琳琳班级:软件101辅导老师:学号:数学建模之淋雨量问题摘要当大雨来临时,人们总是习惯于拔腿就跑。摆脱困境的本能迫使我们加快速度,与此同时,日常经验又让我们很多人对跑得越快淋雨就越少这一点深信不疑。事实是否正如大多数人所想的呢?本文就“淋雨量与跑步速度关系”的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条件下速度和淋雨量关系做出分析探究。关键词动态模型速度选择淋雨量跑速1.问题的重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就越少。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搞a=1.5m(颈部以下),宽b=0.5m

2、,厚c=0.2m。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vm=5m/s,雨速u=4m/s,降雨量w=2cm/h,记得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的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x,如图一,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以及参数a、b、c、d、u、w、x之间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x=0,x=30时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y,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以及参数a、d、c、d、u、w、y之间的关系,

3、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y=30时的总淋雨量。(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进行作图,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5)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模型会有什么变化。第6页2.问题的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雨天气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遇到此类的天气且身上没有携带避雨的雨具时,是否快跑就会减少身上的淋雨量呢?就此问题我们做一个模型假设查探我们的问题。总的淋雨量等于人体的各个面上的淋雨量之和。每个面上的淋雨量等于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淋雨量与面积以及时间的乘积。面积由已知各边长乘积得出,时间为总路程与人前行速度的比值。再由速度分解,合成,相对速度等知

4、识确定各面淋雨量公式,列出总的方程,根据各变量关系,得出最优解。当雨线方向和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时,我们设出雨线方向角,按照上述方法将其分解,同样可以解决问题。3.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3.1模型的假设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为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m=5m/s,雨速u=4m/s,降雨量w=2cm/h(1)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2)人体为一个长,宽,高都确定的长方体;(3)人体跑步速度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降雨量在一定时期内为定值。3.2符号说明a人体身高b人体宽度c人体厚度d跑步距离跑步最大速度u雨速

5、降雨量v跑步速度同一平面内,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人体夹角同一平面内,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人体夹角t全过程所花费的时间s面积Q淋雨量不同平面内,雨线与跑步方向的夹角第6页雨线在人体正面所在平面内的分量与铅垂线的夹角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1模型建立:模型一:(1)题中所述不考虑雨的方向,假设降雨淋遍全身,此时的雨速也是均匀下落,由假设人体为长方体可知,该人体的表面积s=2ab+2ac+bc,因为跑步距离d=1000m,所以该人在雨中的淋雨时间t=d/vm,在该时间内的降雨量w=2cm/h=(0.0001/18)m/s所以,总淋雨量Q=s*t*w模型二:(2)《1》当雨迎面

6、吹来时该人只有头顶和迎面淋雨,设头顶部淋雨量为Q1,由图一可知淋雨面积s1=bc,淋雨的时间t1=d/v,淋雨量(降雨方向与雨速方向应在一条线上)为w*cosx,由此可知淋雨总量Q1=s1*t1*w*cosx《2》由图一可知,雨速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分量为u*sinx(方向与v相反),设定参照物后水平方向上的合成速度为u*sinx+v,淋雨面积s2=a*b,淋雨的时间t2=d/v,淋雨量为w*sinx+w*v/u(即本身的淋雨量加上人相对雨速的淋雨量),迎面淋雨量Q2=s2*t2*w*(usinx+v)/u由此可以得到该人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的总淋雨量Q=Q1+Q2=(

7、0.01cosx)/(18*v)+[0.075*(4sinx+v)]/(18*v)模型三:(3)当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一致时,设定参照物后人参考速度

8、u*siny-v

9、,当u*siny-v>0时,即雨速在水平上的分量大于人的速度,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合成速度是v-u*siny,此时的人的淋雨总量可分为两部分:头顶部分Q3和背面部分Q4,;《1》头顶部淋雨量为Q3,由图二可知淋雨面积s1=bc,淋雨的时间t3=d/v,淋雨量(降雨方向与雨速方向应在一条线上)为w*cosx,由此可知该人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的淋雨总量Q3=s1*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