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

ID:6443353

大小:8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14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_第1页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_第2页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_第3页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_第4页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积岩和岩浆岩之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题1.沉积岩和岩浆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异同点。答:①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矿物如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在沉积岩中很少见。②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矿物如长石、石英等,在沉积岩中也大量存在,是组成沉积岩的重要矿物。③有些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某些氢氧化物、氧化物、盐类矿物、粘土矿物等,是在地表(富含O2、CO2水等)条件下形成的,称为自生矿物,这些矿物在岩浆岩中是很少见或缺乏的。2.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化学成分上的异同点。答:①在沉积岩中的Fe2O3含量要大于FeO的含量,在岩浆岩中则相反,FeO要比Fe2O3含量高。②在沉积岩中,碱金属含晨非常少,特别是NaK的含量能略高于Na

2、,但总量也很少,而岩浆岩当中碱金属的含量就要多些。③沉积岩是富含O2、H2O、CO2的,岩浆岩则不是。④沉积岩中有机质含量较多,岩浆岩中基本上没有。3.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异同点。答:相同点:两者均属风化作用的一种,对岩石都起到了破坏作用。不同点:物理风化作用只是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而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了矿物的分解,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4.对比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异同点。答:水平层理:①主要产于细碎屑岩(如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中。②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悬浮物质沉积而成的。Fr<1③出现在低能的环境中如湖泊深水区;泻湖及深海环境。

3、④细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细层可连续或断续,细层约0.1~nmm。平行层理①主要产于砂岩中。②在比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Fr>1③出现在急流及高能的环境中如河道、海滩、湖岸。④外貌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沿层理面剥开可见剥离线理构造,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5.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和风成波痕的特点。答:流水波痕:①由定向流动的水流产生。②见于河流和存在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③波谷、波锋均较圆滑。④RI>5,多数8~15RSI>2,呈不对称状浪成波痕:①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②常见涨湖的浅水地带。③波峰尖锐,波谷圆滑。④RI=4~13,多数6-7RSI≈1形状对称也有不对称RSI≈

4、1.1~3.8风成波痕①由定向风形成。②常见于沙漠及海、湖滨岸的砂丘沉积中。③波峰、波谷都较圆滑开阔。④RI≈10~70RSI风>RSI流水6.简述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和后生结核的基本特征。答:同生结核①与沉积物同时沉积形成的。②不切穿层理,层理围绕结核弯曲。③现代海洋中的铁锰结核属于该种结核。成岩结核①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核。②可切宽余层理也可围绕结核弯曲。③大多数结核都是成岩结核,如龟背石。后生结核①后生阶段沿节理晶洞,裂隙等充填的矿物脉。②切穿层理。7.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的特点。答:板状交错层理①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②层系统界面有冲刷面,

5、纹层内常呈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有的纹层向下收敛。③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楔状交错层理①层系之间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楔状。②层系间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演。③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和三角洲地区。槽状交错层理①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②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在横剖面上,层系界面是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是槽状,在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弧状,纹层与之斜交。③多见于河流环境中。8.简述压扁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的基本特征。答:压扁层理①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而停滞水作用相对较次要时,砂质的沉积和保存比泥质有利,则形成压扁层理。②砂质交错层系中发育有良好的同向倾斜纹层,层系界面

6、呈波状起伏,泥质保存在波谷中,波峰处泥质缺乏或厚度较薄。透镜状层理①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弱,而停滞水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时,砂质供应不足,泥质的沉积和保存比砂质有利,则形成透镜状层理。②砂质沉积呈透镜体状被包围在泥质中,砂质透镜体具明显的同向倾斜纹层。28分9.简述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的基本特征。答:包卷层理①沉积层内发生的褶皱现象。②宽阔的“向斜”和紧密的“背斜”层内连续,只是层内发生褶皱而没有断裂和角砾岩化现象。③主要沉积物液化形成。④主要在浊流沉积中。滑塌构造①由于重力作用,使未固结的沉积物发生变形而产生的构造。②层内、层间有褶皱现象,还有断裂角砾岩化现象。③在斜坡上的

7、塑性沉积物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移形成的。④三角洲前缘。10.简述基底胶结和孔隙胶结的基本特点。答:基底胶结①颗粒之间不互相接触。②颗粒悬浮于胶结物(杂基)之中。③代表着密度较大的水流快速规程的特征。④填隙物含量多,成分主要为粘土物质。孔隙胶结①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②填隙物主要分布于颗粒之间孔隙中。③反映了稳定水流沉积作用和波浪淘洗作用的特征。④填隙物可以是粘土杂基,也可以是化学胶结物。11.简述接触胶结和溶蚀胶结的基本特点。答:接触胶结①颗粒之间多以线状或点状接触。②填隙物主工分布于颗粒接触部位。③溶液沿颗粒缝流流动并沉淀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