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丽江古城

陈静丽江古城

ID:65434434

大小:1.9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2-01-08

陈静丽江古城_第1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2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3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4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5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6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7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8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9页
陈静丽江古城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陈静丽江古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古城东南是数十里良田阔野。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

2、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古城全貌木府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

3、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泸沽湖畔女儿国位于中国四川和云南交界处,风光绮丽的泸沽湖,周围住着五万余名摩梭人。这个古老的民族,迄今还遵循“以母为尊,以女为贵”的传统习俗。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蒙着神秘色彩的“女儿国”居民,迄今还过着原始的“走婚”生涯。虎跳峡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叨余米,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

4、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玉龙雪山神秘的纳西文化纳西文化也就是东巴宗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换言之,东巴

5、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壁画壁画创作于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总面积13922平方米,壁画共有55幅,其中最大一幅在大宝积宫内,共画人物100尊,布局自然合理,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乐,千姿百态。从丽江县城的新大街,朝着北面玉龙山而至17公里处的白沙街,右转百十步,便到了丽江壁画的所在地——琉璃殿和大宝积宫。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彩绘木雕四方街四方街为古城中心,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开头而建。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从多街巷

6、,如蛛网交错,往来畅便。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泉水来自玉河,河至镇产双石桥,分东、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随街绕巷,穿墙过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