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ID:6551894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7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1.用楷书抄写下面冰心的一首小诗,并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3分)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现在”的丝了。  (1)抄写:  (2)感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  A.乳臭未干(xiù)无边无垠(yín)猝不及防(zú)头晕目眩(xuán)  B.随声附和(hé)模样可怜(mó)煞费苦心(shà)诲人不倦(huǐ)  C.言简意赅(gāi)精神虐杀(nüè)执著守候(zhù)

2、瞑目蹲身(míng)  D.精神恍惚(huǎng)熹微晨光(xǐ)泥沙沉淀(diàn)不能自己(yǐ)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销声匿迹无可耐何司空见贯心有余悸  B.笑容可掬寥寥可数棱角分明涛涛不绝  C.微不足道名副其实不缀劳作含辛茹苦  D.崭露头角任劳任怨趋之如归扑朔迷离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年,流出了_____,流出了_

3、____,流出了_____。  1黄皮肤人的群落2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3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123B.312C.321D.231  5.生活即是语文,关注生活就是学习语文。下面是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的两幅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的意思介绍出来。(2分)  (1)禁止鸣喇叭__________(2)出口标志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4分)  (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2)《哈利·波特与

4、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人。()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4)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7.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7分)  (1)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木兰诗》中用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

5、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所描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与郦道元《三峡》中的两句相似,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6)由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莺啼”,你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江南春天鸟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

6、8-12小题(10分。)  (甲)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顽艺。2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3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4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乙)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

7、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A)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B)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8.乙段所介绍

8、的主要事件是________(不得超过15个字,并根据已段的内容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3分)  地点:________结果:________  9.文中已段A、B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A________B________(只写序号)(1分)  A.a.害怕b.惊恐c.惊惶B.a.愤然b.傲然c.傲慢  10.在甲段中用横线画出表明“我“对风筝的态度的语句。(1分)  11.体会甲段2、3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并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3分)  12.结合选文和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