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ID:6599699

大小:6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19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_第4页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印发《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合建〔2010〕170号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提高我市排水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保障排水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现将《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一、自《导则》发布之日起,凡本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排水设施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本《导则》的有关规定。二、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导则》及相关技术规定,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图纸审查时,应按照《导则》规定,对排水设计进行专项审查,提出明确审查意见。三、各建设、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应按照《导则》有关技术规定,加强监管,确

2、保质量安全。                                                            二O一O年九月十五日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一〇年九月编制说明《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安徽分院负责编制完成。,并征求了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合肥市市政设计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过讨论修改,完成本《导则》。本《导则》属于合肥市地方标准。制定本《导则》是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通过总结工程设计和运行

3、管理经验,在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力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本《导则》制定中,编制组调查研究了我市排水设施的长期运转、管理经验,总结了国内的设计成果,参考并借鉴了国内有关标准和资料。本《导则》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排水管渠、排水泵站、立体交叉道路排水、自建排水设施、电气与监控、附则等。《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安徽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深圳市政院等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导则》在《导则》试行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与市城乡建设委员

4、会建筑节能与设计科技处联系,以便修订时参考。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排水管渠2第三章排水泵站3第四章立体交叉道路排水4第五章自建排水设施5第六章电气与监控6第七章附则9第一章总则1.0.1为使我市城市排水工程设计更加符合合肥市实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运行可靠;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制定《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1.0.2本《导则》中所采用的术语和符号定义执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及《合肥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的规定。1.0.3本《导则》适用于合肥市规划区内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排水设施的建设项目(三

5、县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1.0.4合肥市规划区内范围内,公共和自建排水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和现行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的要求。1.0.5排水设计应符合合肥市排水专项规划。第二章排水管渠2.0.1设计单位应根据道路沿线排水情况,合理设置支管及检查井,将道路沿线雨污水分别接入道路雨污水管渠。2.0.2暂未改造的合流污水接入市政雨水管渠,并应在接入前设置污水截流井,将旱季污水截入污水管。截流井应设置在项目规划红线内,并应采取措施,控制截流量。2.0.3工程概算中应包含排水管接入市政道路雨污水管及合流污水截流

6、工程费用。2.0.4公共排水设施污水管管径不小于DN500,雨水管管径不小于DN500。2.0.5道路改建、扩建必须同步完善排水设施。2.0.6道路排水设计中,应有保证排水出口通畅的具体措施。2.0.7雨水口宜采用偏沟式、平篦式或联合式。广场或平坦区域排水雨水口宜采用平篦式。2.0.8雨污水管宜设置在快车道以外;机动车道下雨污水检查井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2.0.9检查井盖座设计应执行《合肥市城镇检查井盖技术导则》(合建[2010]94号)。2.0.10在非市政道路下的排水管渠应在沿线地面上设置标识。第三章排水泵站3.0.1污水泵站设计应满足前池清淤时泵站正常运行的要求

7、;水泵选型应大小泵搭配,前池容积应充分考虑水泵运行要求。雨水泵站设计启排水位宜不高于泵站进水管渠底标高400mm,并不高于管中心标高(不包括道路立交泵站)。3.0.2明渠进水的泵站,应在泵站前池前增设抓斗式格栅,并设置人工清捞平台及垃圾运输通道。3.0.3进水格栅通道前后应安装电动闸门,便于格栅应急检修;格栅清污机、进水闸门顶部雨棚及支撑柱设计应考虑设备检修空间。格栅平台上应装置给水栓,用于格栅冲洗。3.0.4泵房前池应预留清淤孔,孔口尺寸、间距应满足通风、人员通行及淤泥吊运要求。3.0.5内部道路、泵房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设备检修及车辆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