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中 对(陈寿)

隆 中 对(陈寿)

ID:66485237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30

隆 中 对(陈寿)_第1页
隆 中 对(陈寿)_第2页
隆 中 对(陈寿)_第3页
资源描述:

《隆 中 对(陈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隆中对(陈寿)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

2、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2、简介背景及题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二、自主先学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陈寿,字,朝人,家。诸葛亮,字,曾隐居隆中,后做丞相。2、给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

3、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3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在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意思是)自董卓已来已,(已,通“”)4、学生读课文。5、全文可分为哪四个部分?意思呢?三、合作助学速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由是遂诣凡乃见因汉室倾颓窃命孤屏度德量力信用猖獗已计4、一词多义:谓谓为信然()谓先主日()然谓

4、为信然()然志犹未已()5、翻译句子(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君与俱来。(3)时人莫之许也6、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一一思考并回答四、探究乐学1、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地位怎样?请同学们分组探讨,并从文中找出依据。2、你对诸葛亮有着怎样的认识,请用“从……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说.3、本文是用什么手法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五、检测促学(一)解释词语躬:  屈致:枉驾:顾:   遂:诣:   屏:(二)翻译下列句子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简答题既然写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花费笔墨写徐庶、张飞、

5、关羽等人?六、巩固练学课后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有关诸葛亮的资料,写一篇短文《千秋诸葛我评说》。七、板书设计隆中对(陈寿)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备三顾:凡三往,乃见。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