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三》导学案

《语文天地三》导学案

ID:66488201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30

《语文天地三》导学案_第1页
《语文天地三》导学案_第2页
《语文天地三》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天地三》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导学单四()班学习小主人:课题:语文天地备课人:杨金太总课时:二分课时:第一课时组名:上课人:杨金太学习目标:1、完成“日积月累”的学习。2、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开卷有益”。(难点)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的能力,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重点)【自主学习】一、听写我的摘录笔记二、从课文中找出下面三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表达的感情。*河!*快了,快到了!*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河!表达的是作者在初入草原,听不见(),看不见()之后,突然看到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时的()之情。*

2、快了,快到了!表达了在听到隐隐的鞭响之后的()的心情。*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表现了两族人民热情见面的情景,抒发了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三、读一读1、抄写课本中的少数民族谚语。2、我也知道一些少数民族谚语,并写下来。四、古诗我会抄,能大声读,会背诵。五、开卷有益。1、自读课文,处理字词。2、摘录好词佳句词语:句子:3、我不懂得地方是(包括词语)【探究学习】1、作者父子做客喀什时都写了那些地点的所见所闻?文章是以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2、喀什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吗?从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来?3、喀什人民对客人是如

3、何对待的?说明了什么?【拓展训练】 1、仿照列子,写词语和句子。ABB式:热乎乎ABCC式:白发苍苍ABAC式:不离不弃2、按类别写词语(1)、描写草原的词语:(2)、描写爱国的古诗句。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导学案四()班学习小主人:课题:语文天地备课人:杨金太总课时:二分课时:第二课时组名:上课人:杨金太学习目标:1.完成“畅所欲言”的学习。2.指导学生完成“笔下生花”。3.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和写的能力,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展示交流】搜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特产情况,把搜集到的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分

4、享。。【习作指导】*我和中国结(剪纸……)的故事。*介绍一种民族工艺品*介绍一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或活动。选题一:1、围绕主题,选取材料。写自己和某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和某种民族文化之间的故事。如:我和剪纸的故事,我和中国结的故事。我和二人转大手帕的故事等。2、抓住重点,有序描写。要侧重两点:一是将自己与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故事清楚地记叙下来;二是在叙述的同时,写清这种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在写作时以叙事为主,适当穿插对这种民族文化的介绍,做到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选题二:1、搜集材

5、料、精心筛选。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这种工艺品的资料,以便多角度的了解。2、抓住重点,有序描写。对这种工艺品外形的描写是重点。可先介绍工艺品的名字与外形特点,在具体描写它的样子、用途和价值。3、相互交流,完善提高。写好后,可让同学交流评定,看工艺品特点是否介绍清楚,是否需要增补或删除的内容,用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通顺。根据学生意见认真修改。选题三:1、广泛搜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或查阅图书等渠道收集信息。以便对这种节日、习俗的由来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做到有序描写。可以先介绍节日、习俗的由来,然后详细描写节日到

6、来时的盛况,在此基础地上,也可以写一写该节日、习俗的意义。3、适当插入传说。很多节日、习俗的由来都伴随着历史传说,写好这些传说可以增加文章旳生动性,也能使读者对节日、习俗的由来有更清楚地了解。【书写和修改要求】1、写完后请你的同桌帮你修改,杜绝错别字。2、书写要工整规范,不少于400字。3、修改完后,再认真地抄到作文本上。【独立完成写作】【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