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

ID:66506613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9-14

山地的形成_第1页
山地的形成_第2页
山地的形成_第3页
山地的形成_第4页
山地的形成_第5页
山地的形成_第6页
资源描述:

《山地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山地的形成班级:高一(16)班主讲老师:侯贵勇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学校万源中学教师侯贵勇授课班级高一(16)班授课时间一课时篇章节《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课题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褶皱的概念、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向斜背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了解断层的概念,理解断块山的形成。3、了解火山形成的过程和火山的结果。二、能力目标:1、通过三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讲解表达的能力2、同各小组合作讨论、演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培养

2、学生像山一样仁爱的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正确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火山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判断向斜背斜的正确方法;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课型学生自主实验(演示,讲解,绘图)+老师主导(设计、指导、总结)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学业压力较大,平时埋头在题海书山中,课堂也是传统讲授为主,本章节多为地形地貌为主,需要学生自主演示自然原理的过程。因此让学生课余准备器材,课堂实验演示,课后总结复习可以更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设计实验活动、多媒体课

3、件,指导学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为每组同学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全局,应对教学过程中一切意外情况。2.学生准备:根据自己的组别准备实验器材,推荐实验员,讲解实验、绘图。全班合理分为“褶皱山组合”、“断块山组合”、“火山组合”。各组齐心协力完成实验演示,完成课前导学案预习。课结束的合理清收工作。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读图法、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手段【导入】1分钟【言归正传】【褶皱山组】5分钟【能力提升】8分钟【过渡】同学们,山岳被称为大地的骨架,有的雄壮、有的险峻、有的奇秀…

4、…下面这些山大家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设问导入:播放图片,结合万源乡土地理让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涨)很好,大家见识非常广,但是大家知道这些山是怎么形成的吗?原因是否相同呢?当然山地形成除了内力作用还有外力作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根据内外力共同作用山地分为三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下面就请小组组合分别演示三类山的形成,形态。首先有请“褶皱山组合”给我们带来实验。全体成员完成书中活动内容。针对上面实验有什么还需改进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三分钟。重点讲解褶皱中背斜与向斜岩层新老关系,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当水平挤压的力量超过了岩层

5、承受的力量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就由“断块山组合”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欣赏图片,齐声说出山脉的名字(喜马拉雅山、华山、富士山、八台山、花萼山)内力作用大家好,我们是褶皱山组合实验员XXX.下面请看实验。(一人演示,一人讲解)PPT或书中74页岩层破裂设置情景导入实验演示师生互动学生观摩思考【断块山组】5分钟【讲解总结】2分钟【过渡】1分钟【火山组合】5分钟分钟【老师总结】3分钟【教学总结】【情感提升】1分钟【作业布置】老师指导实验并总结:手绘断层示意图,补充易错点:1形成断层既可能是挤压力,也可能是张力。2断层俩侧要有明显的

6、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泰山、华山、庐山(播放图片)。另一侧相对下沉,形成谷地或低地(图片)。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由断块山形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断块山。除了上述的褶皱山合断块山,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对火山组的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指导火山组成员展示成果。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同学们观看了视频,看看他们对于火山的知识还有那些没有介绍完的?老师总结三类山的成因形态。PPT中设置课堂小练请允许我用孔子的一句话总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我们了解了山的雄伟,壮丽。希望同学们做个一个像山一样仁爱,伟岸,

7、高大,有责任感的人。谢谢,谢谢大家!请同学们完成《点金训练》77—79页作业。断块山组合实验员甲演示断层,实验员乙配合讲解。火山火山实验员甲播放火山爆发视频,实验员乙在黑板上手绘火山示意图。并讲解喷发过程。岩浆喷出的形态火山地貌的特点火山的规模火山的分类学生回忆图片直观吸引兴趣合作学习学生讨论补充复习巩固检测反馈【结束】感谢各位前辈及同仁前来指导!实验员收好自制器材,组织学生有序下课。板书设计见PPT参考资料《地理必修一》《地理创新教育模式全书》指导老师万源中学地理组老师《山地的形成》导学案老师:1、负责设计教学实验活动。2、引导

8、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三组,分为“褶皱山组合”、“断块山组合”、“火山组合”,分组时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每小组推荐俩名实验员甲乙。3、引导学生操作实验,通过学生自主演示突破本堂课难点。4、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及作业辅导。褶皱山组合:1、全体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