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

ID:6707959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3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_第1页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_第2页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_第3页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_第4页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三)一、选择题1、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苏联成立C.五月流血周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A.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的条件3、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指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

2、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D.德国十一月革命5、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6、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五年计划C.工业化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7

3、、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最让农民高兴的措施是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经营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在全国实现电气化D.中小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8、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斯大林:“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斯大林将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B.斯大林将一个沙皇专制的俄国转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C.斯大林废除了苏联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斯大林在苏联实现了高度集中地政治经济体制79、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

4、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10、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①彼得一世的改革②1861年改革③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1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战后必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帝国主义要扼杀苏维埃政权1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B.均由少数大国操C.都侵犯了中国主权D.消除了各大国之间的矛盾13、凡

5、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A.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依然存在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依然存在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D.法西斯专制的建立14、《凡尔赛和约》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④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华盛顿会议D.德黑兰会议16、下列有关“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B.这一体系的建立说明“弱国无外交”C.这一体系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这一体系能长久维持下去17、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的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A.美国和日本B.英国和德国C.德国和法国D.美国和德国718、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19、右面漫画将1929—1933

7、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范围广B.经济待续发展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2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A.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股价狂跌,股市崩溃C.垄断资产阶级追求高利润,产品太多,人民用不了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的经济状况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迅速恢复B.正在实施“一五和二五计划”C.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D.同时出现了经济危机2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

8、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