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

ID:6756815

大小:24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24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笔记资料(005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00530)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现代小说之父 第一篇白话小说 最重要的价值(最早关注的问题)、影响最深刻的:1、对农民的命运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整个民族问题的关注。2、敏锐、准确地关注着、分析着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品: 《故乡》《阿Q正传》农民命运 《孔乙己》《伤逝》知识分子命运 区别: 《故乡》相对是对农民、农村本身的集中关注 《阿Q正传》是农民题材,但其意义远远思想内涵更加丰厚 《孔乙己》关注、描写五四前就知识分子的命运,科举腐朽的料一代知识分子 《伤

2、逝》五四后,新式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表明鲁迅对妇女地位的思考。 郁达夫:创造社代表作家 创造社根本特点:浪漫主义抒情风格 郁达夫和鲁迅都是以短篇小说出身,二者的不同特点:鲁迅是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郁达夫是主观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 鲁迅和郁达夫现代小说的两座高峰“双峰并峙” 作品:《沉沦》要求阅读全文。郁达夫的主要代表作,最能表达其主观的浪漫抒情风格 《春风》略有风格变化,有与现实的交* 现代文学最早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叶绍钧(圣陶)、冰心、许地山、矛盾(四人中矛盾是重点

3、) 茅盾: 作品:《子夜》长篇代表作(了解故事内容) 以上作家是现代文学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巴金开始是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 巴金、老舍并称两大小说大师(兼具中长短篇) 巴金: 作品: 《家》、《寒夜》:共同体现了巴金的小说的根本的价值:对家庭题材的表现,都表现了家庭的兴盛衰亡 老舍:自称写家 作品: 重点两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体现了从个人意识到国家意识的转变 《月牙儿》短篇。老舍的小说朴素、写实,客观真实的叙述,但也有抒情、象征的特点,《月牙儿》就是如此。

4、 革命文学的潮流(左翼〈革命〉文学代表作家): 柔石、萧红、张天翼、沙汀、艾芜 其中,柔石、萧红是早期代表,不同于同事起那些讲革命、讲口号、讲标语的人,而是比较注重、讲究一说品位的人. 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京派和海派 京派:沈从文、废名(虽不是北京人,但主要作品在北京创作,某种意义上讲,《边城》是京城的产物。 海派:穆时英、施蛰存。新感觉派(上海) 以上作家是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赵树理开始是现代文学第三个阶段 赵树理到周立波四位作家:是解放区小说代表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对

5、农村、农民命运的描写。 赵树理、孙犁:短篇 丁玲、周立波:长篇 钱钟书、张爱玲:是国统区小说代表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对大都市的描写。钱钟书描写的是知识分子,张爱玲描写的是小市民的形象。 其中有四位重要的作家:孙犁、丁玲、钱钟书、张爱玲 下册(下册书中诗歌较重要) 散文作者多,但以散文在文学史上产生影响的人不多。著名(重点)作家“两个半”:朱自清、周作人、鲁迅(小说) 鲁迅: 《过客》鲁迅散文重点篇目。选自《野草》。《野草》最难懂、最有艺术价值。 《杂感》选自《杂文》基本了解,不做重点(不考) 朱自

6、清:散文大家“情景交融”,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情  关于情的文章:《背影》、《给亡妇》 冰心: 《笑》经典美文作品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游记体散文 周作人:《乌篷船》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游记体散文(与郁达夫《钓台的春昼》相对照) 何其芳《雨前》典型抒情散文,充满主观主义想象 李广田《山之子》典型叙事散文,充满实实在在的客观主义描写 (比较《雨前》和《山之子》,感受抒情散文特点,抒情叙事的差别在那里) 丰子恺《山中避雨》是一篇典型的丰子恺小品散文,既抒情又叙事(既抒情又叙事与单独抒情、单独叙事的

7、区别) 梁遇春《“失掉了悲哀”的悲哀》 梁实秋《汽车》 林语堂《论趣》 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典型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通过比较了解现代作家的议论文的特点 唐涛《桥》议论、叙述、抒情兼而有之 与《山中避雨》相对比 瞿秋白《暴风雨之前》以抒情为主 于何其芳《雨前》比较,都是雨前的感受 夏衍《包身工》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成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 诗歌部分:(选两首作品的作者是重点,共五位) 三大阶段的划分:胡适——李金发/戴望舒——牛汉/穆旦——袁水拍 胡适:最早尝试新诗的人,开创、尝试之功重大 郭沫若:奠定了新诗的

8、格局,创新,开创新局面(由闻一多、徐志摩完成) 闻一多:理论上完善新诗 徐志摩:诗歌上完成新诗 殷夫:不是重点 冯至:后期创造十四行诗,第一个把西方十四行诗移到中国(不做重点) 李金发:过渡型诗人,最早在中国尝试“象征”,中国现代派、现代主义的诗歌是李金发最早尝试(不成熟也不成功) 戴望舒:成熟的现代派诗人代表 田间:街头诗人(简单了解) 臧克家:农民诗人(简单了解) 艾青:郭沫若以来现代新诗的第二个高峰 绿原、牛汉:七月派(著名理论家、诗人胡峰提出) 七月派间与第二、三阶段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