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ID:67619826

大小:2.71 MB

页数:5页

时间:2021-09-15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_第1页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_第2页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_第3页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_第4页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题目】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1、掌握放线菌观察方法—插片法2、了解放线菌的根本形态【实验器材】1、菌种:青色链霉菌、弗氏链霉菌2、培养基: 灭菌的高氏Ⅰ号琼脂培养基 3、仪器和用具: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镊子、培养皿等【实验原理】1. 高氏I号培养基 高氏I号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合成培养基。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因此,在混合培养基成分时,一般是按配方的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甚至有时还需要将二种或多种成分分别灭菌,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此外,合成培养基有的

2、还要补加微量元素,如高氏I号培养基中,需要参加FeSO4 。2. 放线菌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外表或深入培养基生长的叫基菌丝 ,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 ,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菌丝而无气生菌丝。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生菌丝在上层、基菌丝在下层,且气生菌丝较暗,基菌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

3、依据。.可修编..-图1:链霉菌一般形态和构造〔模式图〕1-直形,穿插分枝2-丛生,波曲3-顶端形成大螺旋4-松螺旋5,6-紧螺旋7-短而直,轮生  图2:链霉菌属孢子丝的主要类型3. 插片法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外表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图31-盖玻片2-琼脂层                     【实验容及步骤】1、高氏I号培养基的制备〔100ml〕 1) 根据配方按照一定

4、比例称取可溶性溶粉、及 其他成分溶解。2) 待将所有药品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进展pH 调节到7.2~7.43) .可修编..-材料灭菌:将所配溶液装在三角烧瓶中并加棉塞,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并用麻绳捆好,用记号笔标记组号。取4个平皿,包好并标记。同理盖玻片也用牛皮纸包好,10片一包,准备4包。将上述物品放入密封的加压灭菌锅中进展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2、插片法进展链霉菌的观察 1) 倒平板:取融化并冷至大约50℃的高氏I号培养基分装到4个培养皿中,倒平板时尽量使培养基厚一些,凝固待用。  〔可用记号笔在培养基底部画好方向〕2) 接种:待培养基

5、冷却凝固后,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菌种在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 〔沿着之前用记号笔标注的方向进展划线接种〕3) 插片:以无菌操作用镊子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与培养基成45°角插入平板,并与划线垂直〔即与记号笔标注的方向垂直〕,每个平板至少插入3个盖玻片。4) 培养:将平板倒置,28℃下培养7天。 5) 镜检:用镊子小心拔出盖玻片,擦去反面培养物,将无菌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观察时,宜用略暗光线;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必要时可用油镜观察。【实验结果】一、链霉菌形态观察记录表菌种基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青色链霉菌菌丝较长,较疏松,多分枝毛状螺旋状,末

6、端有弗氏链霉菌菌丝直或折曲,较密,多分枝厚絮状直链状,末端有圆形孢子二、镜检结果气生菌丝〔暗〕基内菌丝〔明〕图4:弗氏链霉菌〔10*40〕图5:弗氏链霉菌局部放大图图6:弗氏链霉菌孢子丝.可修编..-气生菌丝〔暗〕基内菌丝〔明〕图7:青色链霉菌〔10*40〕图8:青色链霉菌局部放大图图9:青色链霉菌孢子丝【实验小结】1、链霉菌的菌落特征:经过镜检,可观察到放线菌菌丝呈分枝丝状,且多交织在一起,由基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局部组成,基菌丝透明,有较多的分枝,而气生菌丝较暗。两种菌丝在不同的焦平面上,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分别进展观察。 放线菌有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枯

7、燥、不透明,外表呈严密的丝绒状,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严密,难以挑取菌落。2、为何采用插片观察法:放线菌菌落小,与培养基结合较严密,不易用接种钩挑取,因而难以直接观察。而采用插片法,在接种放线菌的培养基一侧,以45°角插入无菌盖玻片,使放线菌沿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生长,并附着于盖玻片上,待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可直接取下盖玻片进展染色观察。该方法可以进展放线菌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比拟观察。3、为何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这是一种半合成培养基,采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KNO3为氮源。因为缺乏速效的碳源和氮源,该培养基的营养较为匮乏,有利于放线菌产生孢子。同时,由于链霉菌

8、生长较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