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

ID:6780708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_第1页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_第2页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_第3页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_第4页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标志设置、档案管理等活动。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具体范围包括:(一)市、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等行政区划名称;(二)城镇社区、居民住宅区、村、自然村(屯)、农牧点、临时性居民点等居民地和街路、胡同、广场名称;(三)山、河、湖、沟、湾、滩、潭、泉、岛、平

2、原、丘陵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四)具有地名意义的铁路、公路、轨道、隧道、桥梁、涵洞、码头、渡口、闸坝、水库及附属房屋等构筑物、建筑物名称;(五)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以及风景区、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塔)、古遗址、名胜古迹、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名称;(六)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第四条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门。公安、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名管理工作。第五条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当依据城乡规划,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人文背景和城乡建设现状、特点,定期编

3、制和调整本辖区地名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地名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名规划要求;(二)尊重群众意愿,反映当地人文或者自然地理特征,不违背社会道德、公序良俗;(三)用字准确、规范,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四)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同一城镇内的社区、街、路、胡同、广场名称,同一乡(镇)内的村(屯)名称,不得重名、不得同名异写或者异名同音;(五)南北走向的道路

4、为“街”;东西走向的道路为“路”;(六)以现行地名命名的行政区划名称及专业主管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应当与当地标准地名相一致;(七)未经批准,不得以人名、企业名、商标名作地名;(八)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第八条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在用地名不得更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非在用地名,其专名可以按照地域就近原则,在地名命名时优先采用。第九条地名应当保持稳定,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更名外,其他需要更改的地名,应当随着城乡发展的需要,逐步进行调整。第十条因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变化、城乡建设等原因不能存续的地名,由市、县(市)民政

5、部门向社会公布。第十一条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一)行政区划名称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拟定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三)市辖区街路、胡同、广场、居民住宅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构筑物、建筑物名称,由区人民政府拟定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四)县(市)街路、胡同、广场、居民住宅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构筑物、建筑物名称,由县(市)民政部门拟定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五)村、社区名称,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拟定方案,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六)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在征得当地民

6、政部门同意后,由专业主管部门审批;(七)其他地名的命名、更名,由民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前款第(二)、(三)、(四)、(五)项中,报批单位在申报前,可以举行听证会或者组织评估。第十二条经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民政部门和专业主管部门,应当将批准的标准地名及时向社会公布,推广使用。第十三条居民住宅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构筑物、建筑物名称,应当在项目立项时确定标准地名。第十四条下列范围内应当使用标准地名:(一)公共场所使用的地名标志、交通标志、广告等标识;(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发布的信息;(三)地图、教材、工具书等公开出版物

7、;(四)公安、工商、建设、房地、国土、邮政等部门,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企事业单位注册、房屋权属证书、邮政业务等事项;(五)其他身份证明、证、照等各类材料。第十五条门牌号码是地名的组成部分。经民政部门编排的门牌号为标准门牌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编排门牌号和制作门牌。第十六条书写地名标志,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用汉字书写地名,应当使用国家确定的规范汉字,不得使用自造字、异体字和繁体字;(二)用汉字译写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外国地名,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译写规则;(三)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地名,应当执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四)门牌号码

8、的书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出版本行政区域的地图前,应当事先经市或者县(市)民政部门审核地图中标注的地名,并将出版后的地图报市或者县(市)民政部门备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