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

ID:6809073

大小:63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1-2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_第1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_第2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_第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_第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起迄日期:6月7日~7月12日课程设计地点: 中北大学指导教师: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2011年6月7日一、设计目的和要求1)、查资料了解8255A和ADC0809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原理图设计,用PROTEL画出原理图3)、软件设计,给出流程图及源代码并加注释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设计要求以8088CPU为核心设计一个温度采集系统,系统可以实现一路温度的采集,在3位LE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温度。本设计所用器件主要有传感器,A/D转换器,8088CPU,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2、LED显示器等。首先传感器把所测的温度转换为电压,输入A/D转换器中进行转换,然后再把得到的二进制数经过CPU在LED上显示出来。本设计共分以下几个模块:8088主控模块、A/D转换模块、并行接口模块、显示模块。2.撰写设计报告1.设计题目: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2.任务要求及分工(注:要求写清楚每个人完成的模块)3.系统总体方案4.各个硬件模块设计和原理图5.各个软件模块设计和流程图6心得体会和参考资料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将前述全部内容依先后顺序写成设计报告一份,要求文字通畅、字迹工整,装订成册。三、进度安排序号设计内容时间(天)1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1

3、2设计实现23调试14考核设计,写设计报告1四、答辩与成绩评定1.课程设计报告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的签名。未经指导教师签字,不能参加答辩。2.由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时按设计报告编写顺序,设计者本人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5-10分钟的讲解,讲明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答教师提问。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不超过20-25分钟。3.成绩评定包括以下部分:(1)出勤情况占20%(2)设计的完成情况占30%其中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情况;可视化的界面设计情况;对数据集的操作的完成情况;程序代码的编写情况;运行结果的正确程度。(3)课程设计报告占50%五.参考书目1.周耿烈,《微机原理与接口

4、技术实验指导书》,兰州工专计算机工程系,2001年3月2.雷丽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沈美明,《IBM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学校: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姓名:一、设计题目: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二、任务要求及分工8088主控模块:A/D转化模块:并行接口模块:显示模块:三、系统总体方案温度计电路原理图如下页图3-1所示,控制器用8088CPU,温度传感器用LM335系列电压输出型传感器,用3位共阴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protel原理图(图3-1)四、各

5、个硬件模块设计和原理图1、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本设计所选的温度传感器为LM335系列电压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100摄氏度,作为一个电压源,当工作电流在0.4~5mA范围内变化时,并不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因为它的动态电阻小于1欧姆,如果在25摄氏度下标定,在100度宽的温度范围内误差小于1摄氏度,具有良好的输出线性。它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1:图4-1电压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图图4-2温度传感器电路图2、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图4-3ADC0809管脚图8通道(8路)输入8位字长逐位逼近型转换时间100μs内置三态输出缓冲器1)主要引脚功D7~D0:输出数

6、据线(三态)IN0~IN7:8通道(路)模拟输入ADDA、ADDB、ADDC:通道地址ALE:通道地址锁存START:启动转换EOC:转换结束状态输出OE:输出允许(打开输出三态门)CLK:时钟输入(10KHz~1.2MHz)2)ADC0809芯片介绍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再多点巡回监测、过程控制等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3)ADC0809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8位·单电源:+5V·总的不可调误差:±1LSB·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模拟输入范围:单极性

7、0~5V·时钟频率范围:10KHZ~1280KHZ3、8088CPU的工作原理8088CPU采用DIP40(双列直插40脚)封装为了减少引脚数:·部分引脚采用分时复用方式,即在不同时间传送不同的信息;·还有一些引脚的功能因CPU的工作方式(最小方式/最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地址和数据分时使用引脚,共占20根引脚。·20根地址总线,用于输出CPU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为三态输出信号;(与数据和状态线复用)·16根数据总线,用来在C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