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唇膏的测试方法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

ID:682963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7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_第1页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_第2页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_第3页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润唇膏的测试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润唇膏的测试方法 一.润唇膏古今谈        据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我国文学家曹植在其《洛神赋》中就以“丹唇外朗,皓齿内鲜”的佳句来形容女性之美。到了唐朝,女性已懂得采用天然色素来美化唇部。这足以说明我国古代的美容护肤,已懂得唇部美丽对一个人整体美丽的重要性。       19世纪的时候,人们一般将黄瓜泥和玫瑰花汁调和制成液状或膏状的唇膏,装在盒子内备用,但使用和保存都远远没有现在那么方便。1917年,以油脂和蜡制成的圆柱形、旋进式包装的唇膏面世。由于使用和保存十分方便,大受欢迎。1938年,用貂鼠毛做成的唇扫开始流行

2、,可以勾勒清晰的唇型,突出唇部丰满的轮廓,口红、润唇膏先后诞生。    二.润唇膏的功能       润唇膏的基本成分是以凡士林和蜡质为主,对唇部肌肤有滋润、保湿的保护功能。由于蜡质产品涂在唇部会产生“腻糊糊”的感觉,影响了使用者的情绪,因此,现在有些润唇膏采用了不含蜡质的新配方。取而代之的是维生素A、E等抗氧化成分,以及SPF防晒功能的润唇膏。这些都是热门润唇膏炒作的概念和诱人的卖点。现在市面上润唇膏的品种多不胜数,有滋润功能的,保湿功能的,防止干裂的等等。综合起来不外乎滋润和保湿两种主要功能。    三.如何辨识润唇膏  

3、     润唇膏的基本成分其实都是差不多,在几种基本成分的基础上加上不同的配方成分,便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唇膏系列。一般有“无色无味、有色有味、有色无味和有味无色”的。   评价润唇膏膏体的优劣主要有:抵买度、滋润度、淡化唇纹度、保湿度、干爽度、易上色度等6个方面。       1.抵买度(客观指数):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能用较低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的润唇产品,也就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网友能接受的润唇膏价格是在11~30元之间。要计算抵买程度,应该是用价格除以它的重量,算出它每克大概多少钱。这样,在购买

4、唇膏时就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情况下,买到真正划算的润唇产品了。        2.滋润度(主观指数):滋润度是一支润唇膏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因此,也是消费者购买润唇产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在涂上润唇膏的一刹那,就能感觉到这支唇膏的滋润效果到底好不好,如果紧绷干燥的唇部能够得到即刻的舒缓,抿一抿嘴唇后能够感到润滑,那么这支润唇膏就基本具备了滋润唇部的功能了。   3.淡化唇纹度(不精确的客观指数):纹深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遗传或是天生体质较干燥。因为缺水就是形成皱纹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气候或体质造成干燥脱皮时,一次、二次、好多次

5、你都对之置之不理,不去保养呵护,自然会令唇纹越来越深。因此在嘴唇容易干燥脱水的冬季,随身携带一支润唇膏是十分必要的。测评润唇膏产品去唇纹度,一般采用的测试方法是把涂上润唇膏的嘴唇,用基本相等的力度印上吸油纸,看看是否印出唇纹,越少唇纹代表越有去纹滋润效果。       4.保湿度(客观指数):嘴唇皮肤纤薄细嫩,组织结构层厚度只有身体皮肤的1/3。由于它本身没有皮脂腺,对日趋干燥的低温环境又特别敏感,所以出现干燥脱水是很正常的现象,另外,抵抗力差的唇部肌肤,在严重缺水时一般会出现脱皮的情况。此时,补水保湿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一支

6、润唇产品的锁水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测评润唇膏保湿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水分测试机进行评测,用水分测试机测试刚涂上唇膏时及隔一小时后的唇部水分值,以测试其保湿度。采用差值比较法,负数值越大的说明保湿效果越差,反之,保湿效果好。       5.干爽度(不精确的客观指数):润唇膏太油腻,虽然能让唇部看起来比较有光泽,但是会给唇部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且那只是短暂的,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使唇部变得更干燥,,因此一支好的润唇膏应该是滋润但不油腻。润唇膏油腻程度测试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涂上润唇产品后,洒上发泡胶粒,看粘在嘴唇的胶粒多少,来判断润

7、唇膏的干爽程度。如果是保湿程度好但是不油腻的润唇产品,应该胶粒数会相对比较少。         6.易上色度(不精确的客观指数):嘴唇如果干燥脱皮,在上有色唇膏时就很难匀得开或者使唇色服帖。这时,我们就需要在涂有色唇膏前,先抹上一层润唇膏滋润一下唇部,然后隔一两分钟等嘴唇肌肤吸收充分了,再抹上有色唇膏,那样我们的唇部就会更加光泽饱满了。因此,可以测试一下润唇膏的易上色度,看看在涂上润唇膏后,能不能帮助上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