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ID:69052869

大小:233.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1-10-27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6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7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8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9页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10页
资源描述:

《抗滑桩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word.zl-..-二〇一九年三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那么31.1编制依据31.2编制原那么32、工程概况32.1工程概况32.2地质和气侯条件42.3工程特点与难点4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53、施工进度方案63.1施工工期63.2施工资源及机械配置方案64、施工工艺技术84.1施工技术要求84.2抗滑桩施工的工艺流程84.3施工方法10-.word.zl-..-4.4检查验收185、质量保证措施195.1质量目标195.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05.3施工过程控制206、施工平安保证措施216.1施工组

2、织保障措施216.2平安技术保证措施216.3平安应急救援措施236.4监控措施277、文明施工措施287.1文明施工措施287.2环保措施29-.word.zl-..-1编制依据及原那么1.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标准?〔TB10005-2010〕;〔2〕?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101-2009)〔3〕?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标准?〔JGJ46-2005〕;(6)?铁路工程根本作业

3、平安技术规程?〔TB10301-2009〕;〔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8〕?爆破平安规程?(GB6722-2011);〔9〕XX西隧道预留工程进出口施工图〔预加固桩设计图〕〔10〕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和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历及设备。〔11〕国家及相关部委公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标准、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1.2编制原那么〔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标准和设计文件等。-.word.zl-..-〔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平安可靠性与实

4、事求是相结合。〔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那么。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西隧道预留工程抗滑桩施工共计20根,其中隧道进口4根,桩号分别为1#至4#;出口共16根桩号分别为5#-20#。进口明暗分界DK9+635两侧设置2根抗滑桩,桩径为225cm×300cm,桩长23m;DK9+612、DK9+625右侧均设置1根抗滑桩,桩径为175cm×225cm,桩长18m。出口DK9+760明暗分界左右两侧各设置1根桩径均为250cm×250cm桩长23m。DK9+766至DK9+845段设置抗滑桩

5、14根,桩径均为225cm×300cm,桩长23m。桩体主筋等级:HRB400级;锁口、护壁和箍筋等级:HPB300级;桩体采用C30混凝土,锁口、护壁均为C20混凝土。2.2地质和气侯条件2.2.1地层岩性场地岩土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圆砾土地层以及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S1ln〕页岩。地层详述如下:第四系〔Q4ml〕:素填土〈1-1-2〉:全线均有分布,局部较厚12-18m,为在建的黔X常铁路及X吉怀铁路路基填土,主要成分为碎石,碎石成分为中风化页岩,为Ⅱ级普通土。粉质黏土〈2-1-1

6、〉:冲积成因,厚度一般0.5-2m,硬塑状,为Ⅱ级普通土。粗圆砾土〈2-1-3〉:冲积成因,厚度一般1~2m,稍密状,为Ⅱ级普通土。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S1ln〕:页岩〈3-1〉:深灰色,泥质构造,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测区均有分布,为Ⅳ级软岩。2.2.2地质构造-.word.zl-..-根据1:20万桑植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大庸幅区域地质矿产报告和区域地质图,本工程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的南段,湘西北弧形构造的东北端,武陵山褶皱带的东北部,主要构造为施溶溪-堡子界复式背斜、马XX背斜、桑植复向斜。根据地质

7、调查及钻孔资料,测区岩体产状311°∠29°,发育两组节理,产状为210°∠67°、118°∠59°,节理闭合,间距15-20cm,胶结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划分,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0.35s。2.3工程特点与难点〔1〕因本段需进展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利用施工场地较小,给施工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设计桩顶标高在原地面以下7-8m处,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待抗滑桩边坡土方挖运完成后再进入抗滑桩施工。〔2〕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平安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前后工序组织安

8、排等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3〕本工程地区降水丰富,雨季时间较长,边坡粉质泥土碎砾石遇水已发生滑坡泥石流,需做好边坡防护工作。〔4〕地质围岩中富水丰富,在桩孔开挖过程中,孔内可能出现涌水,小塌方现象,平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