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

ID:69332994

大小:15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11-01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1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2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3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4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5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6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7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8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9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东路〔下关大桥-应天大街段〕局部节点改造工程Ⅰ标水西门隧道〔K3+925~K4+330段〕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复核:审批:中铁四局集团XX江东路改造工程指挥部一经理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word.zl-..-一、工程概况:1、水西门大街下穿通道工程是江东路〔下关大桥—应天大街段〕局部节点改造工程中4个下穿通道之一。工程地处江东中路和水西门大街穿插路口。隧道起点桩号K3+925,终点桩号K4+330,隧道全长405米,其中隧道暗埋段长134米,北侧敞开段长124米,南侧敞开段长147米,隧道横断面为双向六车

2、道,采用单相两孔钢筋混凝土构造形式。隧道构造标准横断面宽度28.1米,高度7.5米。2、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挖深小于两米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挖深大于两米采用Φ850SMW工法桩支护。基坑根据开挖深度不同设置一~三道支撑,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采用Φ609钢管支撑。3、隧道基坑周长944米,基坑面积约11830平方米,标准段基坑宽度27.7~31.9米,泵房管理用房位置基坑宽度34.3米,标准段最大开挖深度约9.3米,工程工程地处市河区商业中心,江东中路和西门大街穿插口,交通流量大,基坑影响围地下

3、管线多,须严格按照管线综合设计要求做好管线迁改及保护工作。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基坑侧壁平安等级定为一级。二、编制依据1、江东路〔下关大桥-应天大街〕局部节点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建筑构造荷载规?GB50011-2001,2006年版3、?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7-2002..word.zl-..-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976、?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7、?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8、?

4、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9、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三、施工技术参数〔一〕施工技术要求:1、双轴深层搅拌桩施工前应进展成桩工艺及水泥掺入量的配合比试验,以确定相应的水泥掺入比等施工参数。2、施工第一批桩〔不小于3根〕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管下施工,以确定实际施工水泥投放量、浆液水灰比、浆液泵送时间和搅拌下沉及提升时间、桩长及垂直度控制方法,以便确定双轴深层搅拌桩的正常施工控制标准。3、双轴深层搅拌桩机叶片直径700mm,桩间搭接200mm;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16%〔坑底

5、以上虚桩局部水泥掺量7%〕,水灰比为0.5~0.6,压力0.4~0.6Mpa。要求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Mpa。4、双轴搅拌桩桩位偏差应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100。5、双轴搅拌机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6m/min以,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word.zl-..-6、因故搁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液浆处理,严禁再用。7、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制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

6、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8、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宜大于12h,假设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9、止水桩假设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搭接不良或遇到障碍物无法施工,应对搭接不良、遇障碍物无法施工处具体位置以绝对坐标记录在案,并经监理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在搭接处补做搅拌桩或旋喷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搅拌桩的施工质量。10、加固土体与围护桩间隙应以注浆或旋喷桩填充密实。〔二〕、检测要求1、双轴深搅桩施工一周后进展开挖检查或采用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假设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2、水泥土墙应

7、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检查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小于3根,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进展单轴抗压试验。四、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条件〔一〕、工程地质根据野外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及室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各土层主要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word.zl-..-1-2杂填土:杂色,松散-中密,上部为沥青及砼路面,以下为碎石垫层,局部混土,构造松散。全线分布,均匀性差。1-3素填土:褐灰色,软塑,主要以粉质黏土混少量石块组成,局局部布。2-1粉质黏土:灰黄色灰褐色,软塑,局部可塑,偶含零星贝壳及少许粉土,

8、含少许有机质,摇振反响无~低,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零星分布。2-2粉质黏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及少许腐植质,夹少许薄层粉土或粉砂,土质较为均匀,切面光滑,摇振反响无~低,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全线分布。2-3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含有机质及少许腐植质,呈互层状,层间夹有粉土或粉砂薄层。局部缺失。〔二〕、地下水情况工程场区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两种类型:孔隙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