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卡氏病处理

诺卡氏病处理

ID:69480099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1-05

诺卡氏病处理_第1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2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3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4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5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6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7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8页
诺卡氏病处理_第9页
资源描述:

《诺卡氏病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乌鳢诺卡氏菌病的诊治标签: 暂无标签近年来,由于国乌鳢高密度大规模养殖,导致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频繁发生,根据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及诊断方法,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供养殖者参考。    乌鳢,俗称黑鱼、生鱼,隶属鲈形目鳢科,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肉食性淡水经济鱼类。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人工养殖已从少量混养开展到大规模集中饲养,人工养殖乌鳢饵料有冰鲜、活鱼和饲料等。随着苗种和饵料问题的解决,国乌鳢高密度养殖病害增多,尤其是近年来乌鳢诺卡氏菌病高发。乌鳢诺卡氏菌病目前在全国多个养殖区域发病,已在、樟树发现该病。近两年,在及一带,频现一种养殖乌鳢大规模死亡的爆发性

2、疾病。患病对象以2龄鱼为主,流行季节在6—8月。平均发病率35%,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经济损失严重,现已证实乌鳢大规模死亡系鲕鱼诺卡氏菌引起。因鱼病防治人员不认识该病、使用药物不当,导致诺卡氏菌病病害危险损失严重。 1诺卡氏菌病病原   诺卡氏菌属于放线菌目,诺卡氏菌科,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活性污泥、水、动植物和人的组织中,以腐生为主,尤其在腐烂的冰鲜中多,因此投喂冰鲜的养殖品种多发。鱼类诺卡氏菌病病原体包括2种诺卡氏菌,-.word.zl.-即当初别离自淡水鱼类的星状诺卡氏菌和别离自海水鱼类的鰤诺卡氏菌。淡水乌鳢诺卡氏菌病病原是星状诺卡氏菌。诺卡氏菌

3、在海水中的含量不高。该病菌是人和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当养殖动物在自然情况下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区域水质恶化等环境胁迫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乌鳢经过多代人工繁育造成种质退化;加上流行季节水温适宜病原菌繁殖,致使诺卡氏菌可通过水体或者饵料侵入机体引起致病。该菌感染方式是从鱼体损伤部位、消化道或通过鳃进鱼体感染。在水产动物中,首例报道诺卡氏菌病的是虹彩脂鱼,以后陆续发生在虹鳟、五条鰤、斑鳢、红鲑鱼、太平洋牡蛎、大口鲈和海鲈等水产养殖动物中报道,诺卡氏菌曾是日本鲫鱼养殖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也是太平洋牡蛎养殖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2流行特点   多见于投喂冰鲜的养殖品种,尤其是投喂海水

4、冰鲜的养殖品种,如乌鳢、海鲈、小黄鱼等品种;流行区域为全国发生,养殖的乌鳢大量发生,番禺地区养殖的乌鳢高发;诺卡氏菌生长较慢,造成病情不剧烈,在发病前期无病症或病症不明显,但病情持续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因鱼病防治人员不认识该病,没有合理用药,导致发病鱼大量死亡;该病潜伏期长,从鱼类感染至发病死亡需要15~20 d,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展预防;水温在15~32 ℃时都可流行,以水温在25~28 ℃时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4—11月均有发生,发病顶峰地区为5—9月;发病前期无病症或病症不明显,潜伏时间长,发生死亡时,已感染多时;病情持续时间长,发

5、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投喂量很大、生长速度很快的养殖池,-.word.zl.-更容易出现该病。越是投喂饲料多的乌鳢池塘越容易发病,发病后投喂饲料多的鱼越容易死亡;环境变化后尤其在雨后,鱼开场发生爆发式死亡,类似于鱼类急性中毒似的死亡;野外捕捞的鱼种的发病率也比人工繁殖获得的鱼种的发病率高。3诊断   乌鳢发病后,根据病鱼的特征和病原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简单判断病因。常观察到的现象:病鱼在池塘外表慢游,患病个体反响迟钝,离群独游,食欲下降;肝常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直径0.1~0.3 cm,肝脏受损、出血,胆变色、萎缩;局部鱼脾、肾也可观察到结节;因体有结节,有些地区认为是脏孢子虫;

6、肝胰脏切片中观察到小的“肉芽肿〞,结节。有些乌鳢发病死亡的时候体表完好,体表无出血,但只有以上病症,已经大量死亡。有些鱼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一是局部发病鱼眼球突出。病鱼烂身,体表有损伤并溃烂出血,病灶在背鳍起始位置后侧的区域多见,烂身时从表皮向肌肉腐烂,呈现漏斗状腐烂,病灶常呈红色。尾鳍有时也有溃烂出血。二是局部鱼鳃上有白色结节。诺卡氏菌感染的患鱼在体表有鳃结节型和躯干结节型2类表现型。鳃结节型在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的大型结节,鳃明显褪色。躯干结节型在躯干部的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发生溃疡,外观上呈大小不一、形状不规那么的结节。鱼体表出现的白色或淡黄色结节,直径通常在0.5~2.0 c

7、m。三是腹腔有结节。在发病后期,在腹腔肌肉或黏膜上可见结节。四是局部鱼随着病情加重,体表出现创伤,溃烂出血,鳍条有充血现象,伴有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膨大的腹腔有少量透明或淡黄色液体。五是该病主要对造血系统(肝、脾、肾等)进展破坏。从发病器官来看,-.word.zl.-发病最严重的器官都是与血液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说明该菌很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而到达各靶器官,然后在各组织器官中固着,逐渐繁殖而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结节。 4预防与治疗   发病顶峰期,注意投喂服药处方预防,7 d左右用“聚维酮碘〞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