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

ID:69494649

大小: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11-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2021〔2〕?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A卷〕一.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畴。〔1〕错误。〔1分〕〔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2分〕〔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的,不仅包括具体的物质形态,还包括精神意识现象。〔2分〕2.实践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活动。(1)错误。〔1分)(2)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物质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以及实践结果都是

2、客观的、物质的。实践也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即实践者是用思想、理论等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需要。〔2分)〔3〕总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分)3.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错误(1分)。(2)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根底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根底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2分)不反映经济根底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2分)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1〕正确。〔1分〕..word.zl...〔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价值是商品社会属性的表达。〔2分〕〔3〕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必然具有价值的属性。〔2分〕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我们既要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也要反对不加分析地否认一切〞表达了怎样的哲学观点,试分析说明。〔1〕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也要反对不加分析地否认一切是辩证的否认观的表达。(2分)〔2〕

4、辩证的否认观是事物的自我否认、自我开展;是开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认。(3分)〔3〕辩证否认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坚持辩证否认观,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的态度又要批判和抵抗其中腐朽的东西。(3分)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提醒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容和变化开展的在动力(2分);〔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畴的中心线索(2分);〔3〕建立在

5、对立统一规律根底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2分);〔4〕是否成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2分)。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分)..word.zl...〔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4.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表达的哲学观点。〔1〕这是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的表达。〔2分〕〔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

6、量变的积累,质变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分〕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及重要性。量变影响质变的方向。〔2分〕5.简述价值规律的容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根本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分〕〔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3分〕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局部的分配;〔1分〕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1分〕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1分〕三.材料分析题〔

7、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以下材料并答复相关问题。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3:荀子说:“..word.zl...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材料4: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

8、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创造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之而进展。〞请答复:〔1〕简要评析材料1、材料2、材料3中关于认识来源的观点。〔8分〕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4分〕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成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4分〕〔2〕材料4提醒的知行观是什么。(7分)借人类文明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