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

ID:70114238

大小:8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15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_第1页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_第2页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_第3页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_第4页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30%噻虫嗪水悬浮剂研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研制武步华(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水基性制剂受到高度重视,其研制技术也成为当前的热点。农药水悬浮剂系指固体原药以一定分散度(粒径0.5~5μm,平均粒径2~3μm)分散在介质(一般为水)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具有不用有机溶剂、环境相容性好、相对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

2、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悬浮剂加工方便,成本较低,且药效较高,加工成悬浮剂更加环保,利于农民的使用,故本课题把噻虫嗪加工成悬浮剂这一绿色环保的剂型。本文首先对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稳定剂进行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润湿分散剂、结构调节剂、消泡剂、防腐剂、防冻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30%噻虫嗪水悬浮剂的最适配方,并对各项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各项指标合格。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原料噻虫嗪原药:含量≥95%;稳定剂:STA-1、STA-2、STA-3;润湿分散剂:苯乙基酚聚

3、氧乙烯醚类(农乳601、60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WF)、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160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270)、木质素磺酸钙(木钙)、亚甲基双萘磺酸盐(NPF)、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TDF)、聚苯乙烯丙烯酸羧酸盐共聚物(DF);结构调节剂:硅酸镁铝、白炭黑、黄原胶、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防腐剂:AQ;防冻剂:乙二醇。1.2主要仪器设备0.1L立式砂磨机(沈阳化工研究院),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A201型旋转式粘度计(美国博力

4、飞),1120安捷伦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1.3试验方法1.3.1稳定剂的筛选加入同一分散剂将噻虫嗪加工成悬浮剂,热贮后测定噻虫嗪的分解率。1.3.2流点法首先将噻虫嗪原药粉碎至5um左右,贮存于广口瓶中密封备用。将各种分散剂分别配成5%的水溶液,充分振荡使之溶解,放入容量瓶中备用,将50ml小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重,加入5.0g(精确至0.0001g)粉碎好的原药,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加配制好的5%分散剂的水溶液,边滴加边用小玻璃棒仔细研磨搅拌,直至呈浆状物,可以从玻璃棒上自由滴下为止,记录滴加水溶液的质

5、量(精确至0.0001g),重复4次,用如下公式计算分散剂对供试原药流点:1.3.3粒径的测定将噻虫嗪、水和润湿分散剂(噻虫嗪30%、分散剂固定用量2%、余量为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好,与物料按照体积比1∶1.2加入玻璃珠,于立式砂磨机中砂磨2小时,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粒径,并按照HG/T2467.5-2003进行低温贮存,按照HG/T2467.2-2003方法进行热贮,测定冷贮和热贮对粒径的影响,根据悬浮剂粒径的分布和变化来选择润湿分散剂。1.3.4粘度的测定选用A20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悬浮液的粘度值,平行

6、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1.3.5结构调节剂的筛选按照1.3.3的方法,加入结构调节剂,分别测定冷贮、热贮和常温下制剂的外观变化及析水率。2配方筛选2.1稳定剂的筛选添加稳定剂后噻虫嗪的分解率见表1。表1噻虫嗪分解率测定结果稳定剂分解率/%STA-15.07STA-23.24STA-30.15由表1可以看出,添加STA-3后噻虫嗪的分解率最小,因此在三种稳定剂中,STA-3的效果最好,因此选择STA-3作为噻虫嗪的稳定剂。2.2分散剂流点测定流点法系用含有5%润湿分散剂的溶液,使一定细度不溶于该溶液的单位质量固

7、体粉末成糊状至形成液滴滴下所需溶液的最少量,显然,流点与润湿分散剂的活性和固体物的细度有关,即分散剂的活性越高,流点越低;固体活性物越细,其流点越高。因此,对某一农药来说,湿润分散剂对其性能越优越,所用分散剂量就越少;固体活性物粉碎得越细,其用量越接近悬浮剂所需湿润分散剂的量。表2分散剂流点测定结果分散剂种类流点(g)备注WF2.212√6012.324√6022.238√16012.526分散剂TDF2.495√分散剂NPF2.617√DF2.401√SOPA-2703.287木钙2.732用这种方法可以

8、测出不同润湿分散剂和同一固体活性物的流点。流点最小的一个就是该制剂所需的最好的润湿分散剂。试验结果表明:WF、601、602、分散剂NPF、TDF、DF的流点均在较低范围内,可以作为进一步选择的对象,见表2。流点法比较直观和具体,但对分散效果相近的润湿分散剂不易区分,在流点测定的基础上还需要测定分散剂对粒径影响。2.2分散剂粒径的测定悬浮剂是热力学上不稳定体系,分散在悬浮液中的粒子必然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自由下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