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

ID:70114989

大小:7.5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1-11-15

沙门氏菌病_第1页
沙门氏菌病_第2页
沙门氏菌病_第3页
沙门氏菌病_第4页
沙门氏菌病_第5页
沙门氏菌病_第6页
沙门氏菌病_第7页
沙门氏菌病_第8页
沙门氏菌病_第9页
沙门氏菌病_第10页
资源描述:

《沙门氏菌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病原: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属分为5个亚属,亚属下为血清型,共有2020血清型。兽医上重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几乎都在亚属I中。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流行病学易感动物:沙门氏菌属中

2、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在猪,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一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感染的孕畜多数发生流产。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1.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2.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3.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临诊上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

3、菌)相当普遍。病菌可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和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4.内源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成年牛多于夏季放牧时发生,马多发生于春(2~3月)、秋(9~11月)两季,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节发生流产。流行病学流行形式: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甚少发病,即使发病,

4、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发病诱因: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栅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症状仔猪副伤寒: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伤寒沙门氏杆菌症状:急性病例发烧40℃左右,鼻端、耳和四肢末端皮肤紫绀,营养情况良好,其它无特异症状。慢性病例消瘦,毛租乱,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黄褐、灰绿或黑褐色,恶臭;发生肺炎时有咳嗽和呼吸快等症状。不死的猪发育停滞,成僵猪。病理变化(仔猪付伤寒)急性败血型:全身淋巴结

5、肿大,呈弥漫出血、周边出血或出血斑;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粘膜、肠浆膜均散在出血斑,与猪瘟极相似;所不同的是脾脏肿大,紫红色,散在小坏死灶;皮肤可见大的出血斑,盲、结肠严重出血,肝淤血,散见坏死点。肝散在小坏死点慢性病例:主要表现盲、结肠坏死性炎,肠壁增厚,表面附一层纤维素伪漠;严重者,肠粘膜犹如老化的橡皮,失去弹性;或回盲瓣和盲结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发生坏死、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髓样增生。肝散在小点坏死,胆囊粘膜坏死,脾较肿、质地稍软。肺前下缘多见紫红色融合性肺炎。仔猪副伤寒结肠出血,甜膜坏死、

6、脱落症状牛: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纽波特沙门氏菌所致。成年牛:此病常以高热(40一41℃)、昏迷、食欲废绝、下痢。粪便恶臭,含有纤维素絮片,间杂有粘膜。下痢开始后体温降至正常或较正常略高。病牛可于发病24小时内死亡,多数则于1一5日内死亡。怀孕母牛多数发生流产,产奶量下降,还有些牛感染后取隐性经过,仅从粪中排菌,但数天后即停止排菌。症状犊牛:如牛群内存在带菌母牛,则可于生后48小时内即表现拒食、卧地、迅速衰竭等症状,常于3一5天内死亡。多数犊牛常于10一14日龄以后发病,病初体温升高

7、(40一41℃),24小时后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混有粘液和血丝,一般于病状出现后5一7天内死亡,病死率有时可达50%,病期延长时,腕和附关节可能肿大,有的还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病理变化(牛沙门氏菌病)肝散在局灶坏死,胆囊壁增厚,脾肿大,质较韧硬,也见坏死灶;小肠呈卡他性炎或出血、卡他性炎、集腺坏死,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肺尖叶、心叶紫红色实变呈纤维素性肺炎变化。关节、健鞘和关节腔有胶样浸润。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病畜(禽)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或流产胎儿胃

8、内容物、肝、脾取材,做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诊断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来进行本病的快速诊断。防制畜禽感染沙门氏菌后的隐性带菌和慢性无症状经过较为多见,检出这部分患畜(禽),是防制本病的重要一环。目前实践中常用血清学方法对马副伤寒、鸡白痢进行血清学诊断。猪副伤寒除少数急性败血型经过外,多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与亚急性或慢性猪瘟相似,应注意区别;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猪瘟,必要时应做区别性实验诊断。预防:1.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