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放线菌

第18章-放线菌

ID:70412073

大小:93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11-22

第18章-放线菌_第1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2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3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4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5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6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7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8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9页
第18章-放线菌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18章-放线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线菌主讲人:《中华医学检验全书》主编北华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海南医学院外聘教授李影林2011年4月第18章与诺卡菌第一节放线菌属1.概念放线菌(Actinomyces)是一群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有分枝呈丝状的原核细胞界微生物。概述2.分类目前发现引起人放线菌病的主要有5种。衣氏放线菌(A.israelii)内氏放线菌(A.naeslundii)粘液放线菌(A.viscous)龋齿放线菌(A.odontolyticus)丙酸株网菌(Arachniapropionica)牛放线菌(A.boris

2、)主要引起牛的放线菌病。代表菌:衣氏放线菌(A.israelii)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与染色1.G+丝状杆菌。2.在病灶组织中菌丝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密集的菌团,肉眼所见为黄色颗粒,被称为硫磺样颗粒。3.非抗酸性苏木紫伊红染色中心部分菌丝一紫色如菊花样。四周菌体末端膨大部分-红色。衣氏放线菌(革兰染色)培养特点1.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初分离需CO22.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底部形成灰白色球形小颗粒沉淀物。3.硫乙醇酸钠肉汤下层形成白色或灰白色雪花样生长4.血平板→灰白色/淡黄色粗糙而不规则的菌落,不溶

3、血。多次移种可形成光滑、柔软、白色、有光泽易于钩取的菌落。5.牛心脑浸液琼脂平板直径0.03~0.06mm,蛛网状微菌落。——有助于鉴定放线菌。6.牛放线菌在牛心脑浸液琼脂培养基上扁平、光滑、边缘整,呈颗粒状微小菌落菌落增大。37℃3~6d37℃3~6d37℃18~24h37℃18~24h37℃7~10d衣氏放线菌在厌氧血平板上粗糙型菌落a衣氏放线菌在厌氧血平板上粗糙型菌落b衣氏放线菌硫磺颗粒及压片生化反应衣氏放线菌与牛放线的生化特征致病性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的关系内氏和粘液放线菌能产生一种多糖物质

4、6-去氧太洛糖(6-deoxytalose),可将口腔中的放线菌和其他细菌黏附在牙釉质上形成菌斑。由于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酸,腐蚀、酸化釉质形成齿,其他细菌可进一步引起齿龈炎和牙周炎。口腔中的变异链球菌(S.mutans)、血链球菌(S.sanguis)和消化链球菌(P.anarobius)等,能使蔗糖变成胶状葡聚糖,附着于齿面、形成齿斑。乳酸杆菌则在齿斑上进一步发酵蔗糖或其他食品中的糖类产生乳酸。溶解齿质及法朗质中的磷酸钙,使之脱钙,使其他细菌经牙质小管侵入牙髓,造成牙根端脓肿等。最后形成龋齿细

5、菌与龋齿和牙周炎的关系放线菌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特异性抗体,但这种抗体无诊断意义.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免疫性最主要和简单的方法是在脓液、痰液和组织切片中寻找硫磺样颗粒,必要时进行培养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病和牙周炎等是预防放线菌病的主要方法。治疗首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