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

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

ID:705614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3

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_第1页
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_第2页
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热点四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资源、能源与节约问题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壮大和发展的持续,资源与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今年夏天国务院明确要求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同时我国年度规划中环保不达标,就是集中的信号。我们必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困局。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

2、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二者完整地涵盖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量、能量流、废物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1.当前主要问题第一,近年来由于我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消耗量高,使得能源短缺现象严重,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第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第三,环境污染严重,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第四,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第五,环境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薄

3、弱。2.问题产生原因第一,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第二,我国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第三,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在对能源和环境的社会管理制度上不够完善,在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没有执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3.解决的对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

4、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第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第二,国家应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第四,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第五,加强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

5、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七,做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4.【论说参考】建设节约社会需要制度保障  席卷全国大部地区、持续不断的高温浪潮导致的用电用水紧张,加上国务院最近颁布的有关文件,使得节能、节约在最近几天又一次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焦点话题。  有人感叹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有人感叹节约作为一种美德

6、,已经被相当一部分人淡忘甚至遗弃。  事实上,随着各种资源的持续紧张、油价的不断上涨,节约能源这个概念,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共识。尤其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他们所处的地位更高、了解到的信息更多、对节约能源的认识更深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成为节约模范的群体,却被发现是浪费最大的群体之一。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机构人均耗电量,竟然是居民的7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官员表示,一些政府机构办公楼灯长明、水长流,一些单位盲目追求豪华装修、超标准配车,浪费现象确实比较严重。  为什么有地位、有

7、知识的干部群体,反而成了浪费群体。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所浪费的水、浪费的电,用不着自己买单。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一套制度保障,更确切一点说,需要一套奖罚分明的制度保障。  这样的制度,必须坚决杜绝、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技术设备,使这样的技术设备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无从立足。  这样的制度,还必须配备相应的、具备威慑力的法律法规,使得资源使用者不敢浪费,一旦浪费必受重罚。  这样的制度,还应该充分利用价格机制,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  比如,在水的方面,实行梯级水价、超额加倍收

8、费;在电的方面,加大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之间的价格差异。  这样的制度,还应该对节能产业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对于那些采用节能技术、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不但在税费方面给予适当减免,还应进行相应的物质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制度,更应该抓住党政机关这一庞大的资源消耗群体,制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奖罚规章,使这些国家干部们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养成节约的习惯。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至少在现阶段,光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